三百零五章 哪是邊疆(1 / 2)

5哪是邊疆

有人“沙州城原來是一座邊疆城鎮,與他國貿易的集中地,出現這種假相的繁華也是理所當然的。 Ww W COM”

可是,什麼是邊塞,哪裏又是真正的邊疆城鎮呢,今,宋帝國的軍隊打到了君士坦丁堡,那麼君士坦丁堡地區就是邊塞之地,而如果明敵人的軍隊打到汴梁,那麼汴梁城地區就自然而然的成了人們口中的邊疆城鎮,世界上原本是沒有邊疆的,有的,隻是人們的心,無數的人曾在這裏或被俘,或投降,或戰死沙場,或來了,或離開,或徘徊不定,最終,這裏被人們稱之為邊疆。

看著這些在所謂的邊疆生活的人們開心的笑臉,不再恐懼,不再彷徨,不再迷茫,一切的欣欣向榮的景象都昭示著這裏,已經不再是邊疆。

每一個國家或者民族的英雄,對於別的國家或者民族而言,都是一個可怕的惡魔,因為戰爭雖然平息了,但卻總會有一方消失在了戰爭之後的平息裏。

趙煦從來沒有過自己是聖人,也沒有去泰山封禪,雖然未來的曆史課本中或許會記載自己是一個多麼牛逼的帝王,但是雙手沾滿的鮮血,卻會如同後世的歐洲對成吉思汗的評價一般,要想讓所有的邊疆都消失可以這是不可能的,一個國家即使在怎麼強大,也不可能做到統治整個世界,至少趙煦是這麼認為的,或許他的的子孫後代在多少年之後會做到這一點吧,但是趙煦卻不會刻意的這麼去做,因為最強的武力所代表的往往是更加的和平。

馬車悠悠,一馬雙轅的馬車上,趙煦百無聊賴的打著哈欠,跟武鬆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他們走的是鄉間路,根據工部所製定的道路施工計劃,甘肅路的鄉間道路尚不在修築範圍之內,所以這裏的鄉間路還沒有進行硬化施工,但是,這雖然是一些土路,卻因為平時少有人走動,所以這些路還是比較的平緩,並不算顛簸。

車悠悠前行,臨近晌午,六月的陽光雖剛剛入夏,但是溫度卻一點都低,雖然有路旁的樹木遮陰,可是趙煦一行人的頭上還是出現了細密的汗珠。路徑一個山腳,趙煦遠遠的看到一個獵戶扛著一頭足有二百多斤重的野豬,健步如飛的大步前行著,裸露在外的臂膀黝黑亮,隆起的肌肉顯得是那麼的的遒勁有力。

趙煦目光一挑,看到那獵戶肩上扛著的野豬,接著,趙煦吧嗒的著嘴,自言自語的道:“也不知道這野豬好不好吃。”

趙琰聽見之後,騎著馬湊過來,腆著臉興致勃勃的對自己的老爹道:“我也想吃,我們把那個人給搶了吧。”

搶劫自己的百姓?這肯定是不行的,那些滅亡的朝代之中有多少是因為不知民間疾苦,大力壓榨百姓而滅亡的,但是不待趙煦回答,趙煦的第六子趙博已經拔出掛在自己戰馬一側的彎刀,一踢馬腹,身體向前傾扶,屁股微微抬起,完全是一副戰場衝殺的姿勢,如同一道閃電向著那名獵戶疾馳而去。

在趙旭的七個兒子中,趙博的武藝雖然不及趙騏,趙烈和趙琛,但卻比他的其他幾個兄弟強,同時,兩年的沙場征戰,讓趙博對殺人這門學問的認知上升到了一個藝術的層麵,拔刀,催馬,劈砍,一氣嗬成,沒有一般兵士殺人時興奮的嚎叫,更加沒有那些古裝電視劇中“兀那廝,留下那野豬”的一聲大喊,如同實質的殺氣,瞬間覆蓋了趙博身邊一塊很大的一塊空間,如同一副殺氣凝結而成的鎧甲。

而再看那獵戶,由於長期在深山老林之中與野獸為伍,對死亡的感知自然是再熟悉不過的了,趙博坐下的戰馬隨快,但是已經感知到殺氣的那名獵戶,也在一瞬間做出了反應,一個賴驢打滾躲過趙博的大力劈砍,回身便是兩支利箭向著趙博而去,趙博兜馬回身,手中彎刀橫掃,蕩開兩支飛來的利箭,一踢馬腹繼續向著那名獵戶而去,趙博馬術精湛,再加之宋帝國的軍用戰馬,所用的都是最好的馬匹,戰馬四蹄矯健,馬極快,在那名獵戶箭之後,身體尚未做出新的反應之前,趙博已經衝到了他的麵前,鋒利的彎刀當頭斬下,若是這一刀砍實,勢必將那獵戶一刀兩半。

“六郎住手!!”事情生的太快了,當趙煦反應過來的時候,趙博的彎刀已經停在了那名獵戶的腦門之上,而聽到趙煦的話,趙博立馬收刀歸鞘靜靜的等到趙煦後續的命令。而趙煦在完這話之後,立馬從自己的馬車裏鑽了出來,快步走到那名獵戶麵前將他扶起,對著人家深深一禮,道:“兒莽撞,驚擾了壯士,甚至險些差一些要了壯士的性命,實在對不起,還望壯士原諒則個。”

一個當朝的皇帝,對著一個平民百姓行禮,要不是親眼看到,破了大都是沒有人相信的,即使是微服出訪,皇帝畢竟也是皇帝,看到自己的主人對著平民行禮,武鬆等人立馬跑到趙煦的身邊進行勸阻,而趙煦則完全沒有聽那些人的勸告,因為他現在的身份是一名父親,一名因為自己孩子犯了錯,而主動向人家道歉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