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0節 改製和科舉(中)(2 / 3)

“我所說的方法就是科舉和學堂。”迎著賈詡好奇的目光,東方劍微笑的吐出答案來。

“科舉和學堂?”賈詡瞪大了眼睛:“這學堂屬下明白,就是主公在幽州所創辦的文學院一樣,收盡天下英才。可是科舉,這是什麼?”他不解的問道。

“科舉又可稱為科考,簡而言之便是用考試的方式來選拔人才。考什麼由我們來定,題目由我們來出,將考試麵向大漢十三州所有的讀書人,不論他們出身貴賤,隻以他們在考場上所得的成績而論。隻有成績優秀的人才能成為官吏,這便是科舉。”東方劍臉上笑著,但是心裏卻有些悲哀:“這科考也不是最好的辦法,但是他畢竟是盛行了千年,也是目前世上最好的,也是最接近現在曆史的,最完善的製度。科考就是在後世的二十一世紀都是評價一個人學有所成的標誌,更何況是現在呢?”他暗自誹腹著,然後又繼續說道:“科舉隻能考應試者的具體實力,而萬萬不能把諸如經典、德行之類令人無法判斷的東西都摻雜於其中。否則我們考出來的人隻怕就會變成那種筆下有千言,胸中並無一策的呆子了。”

“啊?”原本就被東方劍那個科舉之創意弄得深思起來的賈詡,又聽東方劍如此說道,不由得驚了一聲,不過他倒是很快就明白了自家主公為什麼還要單獨將這一點列出。“主公可是怕取來的人不合用?”賈詡微笑的說道。

“正是如此。我們所要用的是人才,而不是那些個隻知道死讀書,讀死書,不知道家國天下事的書呆子,也不是那些個隻會做所謂的錦繡文章而不知天下疾苦的所謂的才子。”東方劍點頭:“所謂在其職謀其位,斷案需要斷案的判斷力,主簿需要相應的賬目計算能力,管行政的需要相應的政務謀劃能力,這種種的能力不是單單憑著修身養性的道德水準能做好的。道德高尚的人我們最多隻取他一個清字,至於他的能我們並不能看出來,而這個便需要我們用考試的方式來得出結論了。有又能又清的人那是最好,但若隻有能而短於清那我們也可以通過種種立法的手段在約束他們同時,並利用他們的能力嘛。在這樣的亂世裏,有能力可是最重要的哦。”

“這倒也是!”賈詡被說服了,不住的點頭稱是。

“而且,我們還可以把科舉和我們的學堂結合起來。”東方劍微笑的繼續說道:“一來,可以讓我們的新製度更加迅速的被眾人知道;二來,也可以大量吸收各種流落在民間的人才;這三麼,則是可以用幾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來培養我們的接班人。爭奪天下的事情,可不是數年可以搞定的,我不知道這亂世還要持續多久。雖然我們眼下都還年輕,但我們卻應該考慮更加久遠的事情了。”

“主公說得在理啊,想必主公對此早已有了構想吧。未知主公究竟打算怎樣辦這個學堂呢?”賈詡見東方劍沒有任何思考的就把問題作出了解答,心底好奇的繼續追問了下去。雖然那解答稍嫌粗糙了一些,沒有什麼細致的地方,但明顯可以知道,東方劍對這所謂“科舉和學堂”之事,盤算的不是一天兩天了。他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想這樣的事情呢?賈詡覺得有些奇怪了。

“這個學堂啊。我打算大體分做五個分院來做,也就是所謂文學院、雜學院、兵學院、政學院、法學院。現在我們已經有了文學院和軍事學院了。”東方劍微笑的開口解釋道:“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文學院中那些個別家的東西分離出來。以後的文學院就隻是研習儒家之真解,探索古人之智慧,窮究經典之所;而雜學院則是精明算術,再複百家,獎勵百工之所。文和我想你也知道,天下四名是按士農工商來分的。士者,乃管理國家之人。農者,乃種植糧食之輩。此兩者都不曾受到歧視,倒是排在他們之後的工商,卻累累為世人所瞧不起。我不知道你對這些人的看法如何,我隻覺得我們今後要發展就離不開工商,尤其是其中的工者。經過幾年的戰亂現在的人口早已不比幾年前了,因此我們必須更加完整的利盡人力才行。工者所製之物,往往被世人呼之為奇技淫巧,這絕對是一個誤解。對於我們來說,工者所製之器具若是能以一人之力而成三人之力,那豈不是增加了三倍的人力?這對人口不過的我們來說,可是一件大功啊,就像馬鈞所製造的投石車一樣,他為我們減少了多少的人員死亡,所以我打算單獨設立這麼一個雜學院。”說到這裏,東方劍止住話題,沒有繼續說下去。他或許是覺得有些口渴了,便端起身前案幾上的茶水來喝了一口,眼睛卻直直的朝向賈詡那俊朗的臉龐。“你說呢?”他眼中透出這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