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良領軍與他們彙合後,顏良與黑甲騎兵領軍的領頭的打招呼道:“宣高,怎麼樣今天可是我將你救了。”
黑甲騎兵領頭的人正是藏霸。隻聽藏霸道:“公驥此言差矣,要不是為了救援你們。我至於被困嗎?還有就是我不是被困隻是按著我和子義將軍事先安排好的在行使,誰知道你會突然間冒出來,難道你以為就憑他們這些個酒囊飯袋能困住太史慈們嗎?”
顏良大聲笑道:“哈哈哈哈。或許是我老顏多管閑事了,不管怎麼樣我既然出來了就一定要痛痛快快的大打一場。”
二人在大軍包圍之中如此的目中無人使得在外圍一直看著他們的公孫瓚大怒,心道:太狂妄了,就算你們是幽州軍,也不至於如此輕視我們呀,我們好歹也是大漢知名的軍隊,今天既然你們如此蔑視太史慈們,那我就要你們全部死在這裏。
公孫瓚大聲道:“將他們全部殺死,一個不留。”
公孫瓚的命令迅速的傳了下去,而在包圍圈中的二人雖說一直在說著話,但是他們卻一直在注意著公孫瓚軍的行動,此時見對方又要行動了,二人對望了一眼,二人從對方的眼裏看到了無邊的戰意。
剛才那一陣激烈的戰鬥雖然曆時短暫,但是幽州軍卻折損了兩千多人,而公孫瓚軍騎兵也付出了近三倍的代價,戰況之激烈殘酷可見一般。
此時顏良和藏霸手持滴血的武器在陣前大聲吼著:“弟兄們,立刻重整隊形,準備戰鬥,現在要他們看看咱們幽州軍真正實力!”要知道騎兵的威力全在衝擊力上,而要使騎兵的衝擊威力達到最大,就必須排成合理的衝擊隊形。
就在幽州軍騎兵整隊的同時,另一邊的公孫瓚軍騎兵也在重整隊形。
正當雙方騎兵各自準備的時候,公孫瓚軍的步卒卻在按部就班地緩步向他們推進。他們似乎並沒有受到幽州騎兵戰鬥力的影響,他們正在漸漸的向著幽州軍推進,從他們的麵目中可以看出他們已經做好了死的準備,從這一方麵可以看出公孫瓚平時的治軍是多麼的嚴謹,也可以看出公孫瓚不愧是一個梟雄似的人物。
幽州軍騎兵隻片刻時間便整隊完畢,隨即在高昂的呼喝聲中再一次向公孫瓚軍的部隊發起了衝擊。此刻,公孫瓚軍騎兵卻還未整隊完畢。單憑這一點便可以看出,幽州軍騎兵比公孫瓚軍騎兵要精銳善戰不少,但是他們的步兵卻在推進。
幽州軍騎兵同公孫瓚軍的步兵相距本來就隻有一百米,幽州軍鐵騎轉眼間便衝到公孫瓚軍近前。此刻,公孫瓚軍的步兵才知道萬馬奔騰是什麼意思,那種大地動搖,天崩地裂的感覺不是什麼人都能承受的。現在他們也顧不上前進了,隻得在稍顯整齊的隊伍中挺槍迎上幽州軍騎兵。
由於公孫瓚軍心中已經產生了動搖,所以他們的陣型也顯然受到極大影響。兩軍猛然交鋒之下,兵力處於明顯逆勢的幽州軍鐵騎竟然略占上風。兩支部隊就如同方向相對的兩股洪流,幽州軍代表的這股洪流雖然規模較小,但勢頭卻要猛烈許多。
隻一眨眼功夫,幽州軍鐵騎便將公孫瓚軍的陣型給撕開了。但是公孫瓚軍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幽州軍鐵騎的優勢很快便不複存在。而且他們穿透後所要麵對的就是公孫瓚軍已經準備停當的騎兵部隊。要知道在平原上騎兵麵對步兵就相當於單方麵的屠殺,而騎兵就不一樣,作為這個時代最厲害的兵種他們的對決,就相當於裝甲車的對決激烈而慘烈。
傳過步兵的陣型後,終於對上了早就準備好的公孫瓚騎兵部隊,雖說雙方在數量上大致相同,但是一方是剛剛經過了大戰,而且還失去了騎兵最重要的衝刺能力,結果就顯而易見了。在一陣驚心動魄的廝殺過後,雙方騎兵又交換了一次位置,在雙方騎兵之間的空地上躺滿了雙方將士的屍體。
在這一輪的交鋒中,幽州軍的損失有點大了,此刻幽州軍的死亡人數在三千人之上。而公孫瓚軍騎兵的損失相比之下更為慘重,在這一輪交鋒中,公孫瓚軍騎兵起碼折損了七千人。
顏良看到身邊依舊鬥誌昂揚的將士,不禁大喝道;“兄弟們!今天就讓這些亂臣賊子見識見識咱們幽州軍鐵騎的威力!全軍整隊!準備衝鋒!”
在顏良的咆哮聲中,剩餘的幽州軍鐵騎立刻整隊,準備再一次發動衝鋒。顏良藏霸手持兵器立馬在軍陣的最前方,雙目圓睜,眼神中隻有熊熊戰意。他們身後的幾萬鐵騎人人也如他一般。幽州軍根本就無所謂害怕,對於幽州軍來說,戰死沙場才是戰士最光榮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