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 第八十一章 戲忠誌才(1 / 2)

劉繼率眾剛出城門不到十裏,便有一名軍士慌忙來報,有一名二十歲左右的青衫文士擋在路中,呼喝著攔住大軍去路。

劉勇策馬上前,手中馬鞭遙指報信軍士怒道:“什麼人如此大膽,竟敢阻撓大軍行進!”

“阿勇,不要慌張!”劉繼對著劉勇搖了搖頭後,又對著報信的軍士問道:“那文士喊些什麼?”

報信軍士連忙抱拳說道:“那文士高喊著請君候為他報仇,他願為大軍引路前往定陵!”

“哦?”

穎川之民多受戰亂之苦,所以遇到大軍行進時無不退避三舍,生怕招惹是非。他曾下重金聘請向導,卻不曾有人前來應聘,不想此時居然有人主動提出為大軍引路,不由讓劉繼大奇。

陳宮見劉繼將詢問的目光看向了自己,微微一笑後說道:“定陵山川湖泊眾多,路徑十分複雜,若無熟悉地形之人帶路,稍不注意就會迷失山林,即便沒有葬身猛獸凶禽之口,也會耽誤救援定陵的寶貴時間。既然現在有人願意帶路,主公何不前去一看?”

劉繼微微點頭之後,說道:“公台所言甚是!”

“子龍,公台隨我一同前去會一會這名狂士!”

“諾!”

不遠處的官道之上,正有一名滿身泥土的青年文士對著向他圍去的十數騎士拔劍而向,口中不斷高聲喝道:“定陵縣城危在旦夕,還不快去通報府君?”

劉繼策馬上前,揮手示意一眾騎士退下後,大聲問道:“黃邵已經開始攻擊定陵縣城了?”

青年文士目光從劉繼身上一掃而過後,隨即拜道:“回稟府君,三日之前定陵已經落於敵手!”

劉繼一驚,黃邵動作居然如此之快,他才剛剛得到消息,他便已經攻下定陵。

“定陵不是有千餘縣兵嗎,怎麼連一天都守不住?”

青年文士聞言,臉上傷痛之色一閃而過:“黃邵攻城之時揚言隻要稍有反抗者便誅其全族,縣中許多大族驚懼於黃巾賊數量,都認為定陵不可守,便趁夜帶著家兵打開了城門,領著數萬黃巾賊兵湧入縣城之中,縣兵們沒有防備,瞬間就被賊兵屠戮一空,定陵縣令也戰死當場!”

劉繼猶豫片刻之後,問道:“你是何人,竟然對定陵之事知道得如此清楚?”

青年文士緊咬牙關,滿臉恨意的說道:“在下戲忠,字戲才,戰死的定陵縣令正是家父戲子然!”

“戲子然?”陳宮聞言,頓時翻身下馬,對著戲忠問道:“可是救張儉出塞的北海戲子然?”

戲忠一臉訝色,不想麵前的文士居然知道他的父親。

“正是家父!”

陳宮得到肯定的回答後,輕輕一歎:“不想戲公竟是躲到了潁川!”

延熹八年,張儉任東部督郵時,因為看不慣宦官侯覽作惡多端,便彈劾侯覽及其母親,請求聖上誅殺侯覽等人,候覽對於此事一直懷恨在心,心思報複。

漢靈帝建寧二年(公元169年),候覽利用被張儉趕走的仆人朱並,誣告張儉跟同鄉的二十四個人結黨徇私,誹謗朝廷,企圖造反,天子聽後大怒,勒令郡縣立即逮捕張儉,送廷尉府處理。

侯覽趁此機會利用手中之權,大量發出通緝令,讓張儉不得不被迫逃亡。

但當時的人們,都非常敬佩張儉的為人,因此逃亡的路途上,許多人都願意冒著族誅之禍而收留他,因此事後因為收留他而被朝廷追究滅族的,前後共有數十家之多,州郡一時為之一空!

戲子然在張儉路過北海的時候曾收留了他,事後怕被朝廷追究責任連累宗族,於是便在他的老師鄭玄的推薦下,來到潁川投奔了當時的穎川名士荀爽,隱姓埋名的生活了十數年。直到黃巾之亂時,朝廷被迫解開黨錮之令後,才被前任穎川太守陰修任命為定陵縣令。

陳宮少年時曾隨他的父親四處遊學,路過北海郡時曾拜訪過大儒鄭玄,因此與戲忠之父-戲子然有過一麵之緣。

陳宮對於戲子然冒死收留張儉一事佩服不已,看著眼前因為失去父親而悲痛不已的戲忠,眼中關切之意大盛。

“不想竟是故人之子,誌才,我來為你介紹一下!”

戲誌才心中一歎,自己貿然攔住大軍行進,已是失禮在先。眼前這位冠軍候雖有禮賢下士之名,但心中卻不可能沒有絲毫芥蒂。

隻怕陳宮亦是看出了其中關鍵,才會主動提出為他引薦。

如此也好,若有陳宮相助,想來這位名滿天下的冠軍候亦不會小看了他,如此一來,定陵之事又多了一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