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長又繼續道:“目前,有兩名嫌疑犯:一個是死者的情人,另一個是推銷員,可惜苦無證據,未能確定哪一位是真凶。”

博士留心聽著,知道凶案現場大門外,找到一支抽了隻有一二口香煙的煙蒂。

博士忽然問:“這兩位嫌疑犯都會抽煙嗎?”

警長答道:“會的,而且抽的同一牌子。因此,更不能確定誰是凶手?”

博士吸下最後一口香煙後,長長呼了一口氣,然後說,“距離隔開一點的,凶手就是他?”

究竟博士所說的凶手是誰?他是如何推斷出來的?

88.奇怪的足印

芭蕾舞蹈演員迪斯,在1份報紙上看到一則新聞:“年輕銀行家李察夫人的屍體,被發現在L公園內,距網球場大約1米左右。她是被利刀刺死的,死亡時間約為星期六晚上七八點左右。”

凶案現場,由於早上下過雨,地麵潮濕,死者和凶手的高跟鞋足跡非常明顯,但奇怪的是,兩行足跡不是並行的,除被害者的足跡外,另一行卻是離開現場的足跡。

警方已將可疑的嫌疑犯逮捕,其中一名是前芭蕾舞蹈團的舞蹈教師,名為杜芙。而在死者臥房的備忘錄中,也發現上麵記著:下午8點和杜芙小姐在網球場會麵。

那麼杜芙是用什麼方法,使凶殺現場的足跡消失呢?

芭蕾舞蹈家迪斯,好像對這一件殺人事件已不感興趣,於是又開始練習他的芭蕾舞,可忽然他仰天大笑,然後說:“哈哈。我明白了,真是一條巧妙的殺人詭計啊。”

究竟迪斯所想的推理到底是什麼呢?

89.兩個嫌疑人

深夜,罪犯潛入醫院的藥房,從櫃子裏倒走了半瓶海洛因。經偵查,找出兩名嫌疑犯:“一是剛來不久的實習醫生,一是住院幾天的吸毒農民。請你分析一下,到底是誰幹的呢?”

90.火紅的大麗花

聖瑪利亞的德理村,住著一位單身的會計師。在一個清晨,有人發現這位單身漢,竟被人開槍射殺了。

死者身上血淋淋的,但是手裏卻緊握著一朵火紅的大麗花。這朵大麗花到底隱含著什麼呢?警方為此亦大傷腦筋。

在警方全力調查下,死者被害的理由不外三個:

(1)與同父異母的姐姐,爭奪遺產繼承權。

(2)見摯友逃稅,因而向有關部門告密。

(3)與鄰居發生衝突。

看見這三項理由的瑪黛小姐,立即打電話給警察說:“警察先生,這麼簡單的案子你們也破不了嗎?你們為什麼不翻翻百科全書,或是有關花的參考書呢?隻要找到大麗花,真相立即大白。

那麼這位瑪黛小姐,究竟如何推斷出來的呢?

91.凶手的名字

大廈管理員檢查房間時,發現一具死了多日的女屍,室內臭氣難聞,他趕緊打開窗戶通氣,忽然發現玻璃上有用手指畫的4個字,這是凶手的名字。經報案後,警方趕來看見窗上有“山和村茂”字樣,但查遍檔案卻無此人。一位經驗豐富的刑警接著辦案,複查現場時,終於發現了凶手的真名。你知道他有什麼根據嗎?

92.凶器是笛子

說到德島,盂蘭盆會的阿波舞相當有名。

台下觀眾隨著台上舞者一起舞蹈,即興拍手,持續狂熱地舞蹈。

這是阿波的藩祖在德島築城時,為了緩和城下的喧嘩,便邀請他們一起飲酒做樂,所留傳下來的舞蹈。

以下是一則有關阿波舞捕物帳的怪事件。

盂蘭盆會之後的夏日早晨。

“頭兒,不得了。不得了了。”

跨過庭院通路上的隔板,像子彈一樣飛進來的是太吉捕快。

城下町德島銀次捕頭正在庭院內的牽牛花前澆水。

“一大早,是什麼事這麼不得了?”

“頭兒,你看看這個。”

太事拿出了一張紙。

紙上以不工整的字跡寫道:

今晚阿波舞彩排

將成為你的死亡之舞

這是預告殺人的信。

“是寫給誰的?”

“阿波舞老師小春姑娘。好像是今天清早投進她家的……”

小春老師是城內的才女,精通舞蹈及三弦,而且有不與男性發生瓜葛的好名聲。

“那麼,就請小春今晚不要上台表演,靜靜地待在家中。”

“可是,她好像要去耶。一年一度的阿波舞,如果不出場,不是砸了招牌嗎?”

“砸招牌總比死好”

“就是這個緣故,小春才特地請我來拜托頭兒的啊?”

“你拿了多少?”

“嘿嘿嘿……一文錢而已。頭兒,我們平分吧?”

“才不要和你這小氣鬼平分呢?”

銀次捕頭可不貪那點錢?

當天晚上,城內空地開始熱鬧地跳起阿波舞。

小春一點也沒有懼怕的樣子,身著浴衣(和服),隨著帶領的孩子們,愉快地舞蹈著。小孩子當中應該不會有殺手吧?

銀次也夾雜在舞蹈群中,不敢大意,他的目光朝四周張望。

在中央的木架舞台上,太吉得意地敲著大鼓。他也從高處守備著。

木架上有三弦、笛、鼓等伴奏的樂器。吹笛的是布料行的小開。他喜歡此種技藝更甚於做生意。

當舞蹈達到最高潮時,小春突然倒下,連叫都來不及叫一聲。

“老師,怎麼了?振作點?”

銀次立刻跑向前。凶器原來是一支長約3寸(9公分),如針一般的細小毒箭。

她的周圍都是小孩,犯人一定從遠距離發射這支劇毒的細針。太吉立即敲打信號鼓聲。會場四周的手下們拉起警戒線,對現場眾人一一搜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