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 銅城和膽瓶的故事(2)(2 / 3)

到第三天時,邪神多錫叔漸漸沉不住氣了。由於他急於想取勝,所以他決定親自前往叫陣。神將歹睦勒雅突見有人叫陣,發出一陣冷笑,從容出陣,準備迎戰邪神多錫叔。邪神見神將歹睦勒雅突身材槐悟,巍峨屹立,不禁打了個冷顫。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吐出一口火焰,向歹睦勒雅突出擊。但歹睦勒雅突卻沉著應戰,用巨大的火球壓下了火焰的氣勢;然後以飛快的速度掄起雙臂,山一樣的身軀向邪神猛壓過來。

這時雙方的士兵也加入了戰鬥。一場正義與邪惡的較量又登場了。刹時,塵土飛揚,吼聲雷動。天空中,禽鳥撲打著翅膀,擋住了烈日;無數羽毛飄落下來,禽鳥的血肉覆蓋了陸地。地上,狼奔犬越,踏起了陣陣塵土,血流成河。

經過這場廝殺,又一次驗證了那個永不會變的真理,那就是:邪不壓正。做惡多端的邪神多錫叔和他的蝦兵蟹將終抵不住神將歹睦勒雅突的猛烈功勢,敗下陣來。神將見他要逃,哪肯放過,傳令眾將士一定要活捉邪神多錫叔。眾禽獸領令,個個勇猛異常,蜂擁向前,用自己最尖銳的爪、嘴、翅膀打得邪神多錫叔的一群烏合之眾,哭爹叫娘,橫屍遍野。邪神多錫叔見已大敗,無力回天,便趁機想逃。神將哪肯放過他,步步緊追。

邪神多錫叔雖有千般變化,也難逃正義之網,終於在一個月後落網。神將歹睦勒雅突將邪神多錫叔帶到所羅門大帝麵前,聽候發落。所羅門大帝因其謠言惑眾,離間民眾,肆意謀叛等罪名,將他的大半身埋在地下,永世不得翻身。也就是沐薩一行人見到的情景。

聽完邪神多錫叔講敘的一番經曆後,沐薩一行人感到很驚異他們都很痛恨邪神,同時都非常欽佩所羅門大帝的正義。他們向邪神打聽去銅城的路線後,就頭也不回地走在去銅城的路上。因為他們對邪神的惡跡還心有餘悸,便快馬加鞭,一路前行,轉眼就到達了目的地————銅城。

沐薩一行人見到銅城後個個興奮不已。興奮之餘,又都憂心忡忡。因為他們雖然到達了銅城,但又找不到進城的城門,眼前的銅城是一座圓形封閉的堡壘,找不到一點縫隙,更別說傳說中的那25道城門了。情急之下,他們隻好求助於奧補頓。

奧補頓一時也難解此迷。他建議沐薩先在城外休息幾日,再想良策。無奈,沐薩隻好命令大部隊暫停休整,借此機會眾將士可以調養生息,等待進城。

待大部隊都安頓好後,奧補頓就派出幾個可靠、心細的手下去銅城外仔細尋找線索。可是銅城四麵像鐵桶一般,派出去的人整整走了兩天兩夜也沒有找到任何蛛絲馬跡。這個消息對焦急萬分的沐薩和奧補頓無疑是雪上加霜。

這日,奧補頓正在思慮進城的辦法,抬頭看見前方的一座高高的山峰,不禁計上心頭。他急忙回宮建議沐薩登上山峰,由於山峰要比銅城高得多,在上麵可以俯視銅城,以便發現進城的線索。奧補頓的一席話說出了希望,於是沐薩吩咐手下在前開路,一行人棄馬步行,向山頂進發。

在山頂,他們向銅城方向眺望,眾人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他們看到的是一座地域寬闊,宏偉壯觀,富麗堂皇的帝王之城;城內樹木茂盛,百花鬥豔;一條貫穿全城的小河,清澈見底,閃閃發亮。這麼好的景致無人觀賞,真是可歎。雖有平整寬闊的街道卻無人行走,到處的亭台樓閣無人光顧,落葉飄零,烏鴉哀鳴,更顯淒涼。

此情此景不禁使沐薩一行人心中頓生英雄年老、美人遲暮的淒涼感慨。沐薩一行人雖然看到了銅城的全貌,但卻仍然不能進城,正在為此憂愁之際,忽聽一聲大叫,轉過頭來,他們發現就在身後立著七塊石碑,上麵刻滿了碑文。奧補頓為眾人翻譯此文。第一塊碑上是這樣寫的:

可悲的人們!你不知修身養性,閉門思過,反省自己有什麼地方需要悔改;隻知一天到晚呼朋喚友,聲色犬馬,醉生夢死,無所事是。卻不知生命可貴,陰晴不定,昨日還是青春少年,今日卻是人老珠黃,明日即將黃土埋身。縱統領千軍萬馬,一呼百應,呼風喚雨之力,也終逃不脫死神的追逐,將昔日的輝煌統統掩埋。

這篇碑文告誡人們要珍惜現有的美好生活,不要使它荒廢,更不能自暴自棄,忘乎所以。沐薩用碑文反省自己,以便依其改悔。反省過後,不覺高尚了很多。然後命人將此碑文記錄下來,以便傳訟於眾。

他們又來到第二塊碑前,其碑文是這樣寫的:

可悲的人們!世上沒有長生藥,任何人都不可能長生不老,每時都有人走向死亡,人們都在日益衰老。昨晚的星石,今天清晨早已隕落。開創伊拉克的帝王,生前不可一世,一呼百應,雄心壯誌;建立艾斯斐漢和呼羅柵的王侯,也曾野心勃勃,目中無人。然而終難免一死,連昔日奴仆、珍珠財寶也換不回生命。這一切都是主的安排,再努力也無法改變。

這篇碑文提醒了沐薩,使他意識到主才是世界的主宰和操縱者。

他們又來到了第三塊石碑前。碑文如下:

可悲的人們!當你們在貪圖享樂時,可曾想到命喪黃泉時,將會得到怎樣的懲罰。歲月流逝,時光一去不複返。因此,你們在生前的所做所為,一定要為自己留一條退路,好對主有個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