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銅城和膽瓶的故事(4)(1 / 2)

聽完奧補頓的解釋,沐薩頓覺這位美若天仙的女子非常可惜,也暗暗佩服前人的技藝。

轉過龍床,在它的後麵也立有一塊金牌,由兩名侍衛守著,他們都手握長劍,目視前方,表情莊嚴,在他們的腳下是一個用玉做成的高台。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金碑上的詩文這樣寫道:

觀看者請記錄下這篇警世箴言。可悲的人們啊!是榮華富貴,高官厚祿蒙住了你們的眼睛,所以你們辨不出真假,分不清是非。卻不知貪圖享樂就是悲哀;孰不知甘盡苦來。本來是十分健壯的人,說不定在他的體內,藏有無法醫治的絕症,一旦發作,後果不堪想像。

人們常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死神沒有向你靠近。孰不知就在諾亞和亞當、波斯、羅馬、印義、伊拉克、窩發克的統治者們,以及一些貴族們,高高在上,盡情享樂,為所欲為,以前可以長生不老,永世享有榮華富貴之時,卻想不到,主是公正、無私的,他不會偏袒任何有權勢的人,因此帝王們也終不免一死。

即使他們的墳墓以及陪葬品是最高貴的,但是他們的身軀終會腐爛,化為烏有,這些是帝王們所想不到的,無論是哥魯尼、何瑪尼、尚多德、克乃奧,還是北阿拉伯的帝王們都不會想到的。

就是我,國王爾理克的公主————突爾姆基也沒有想到。在我看來,由我治理的國家,隻要我公正謙潔,大公無私,外無侵襲,百姓安居樂業就是積德行善。我就會長生不老。卻不知公正的主還是奪走了我的一切。

持續長達七年之久的旱災,奪走了地裏的莊稼,幸存的人們,把存有的糧食和死去的牲畜都吃完了,眼看就要被餓死,我急忙派人帶上城裏的珠寶到城外去買食物,誰知城外也同城內一樣,山窮水盡。派出去的人都徒勞而歸。

此時,我才知道,一切的權力和財富都不重要,最重要的還是寶貴的生命,但為時已晚,走投無路,我命令關閉城門,所有城中百姓都躺下來,迎接至高無尚的死神到來,這就是你們看到的景象。

我們曾經榮華富貴,但終歸一死。

即使富可敵國,但仍然挽不回性命。

所有人都懼怕死亡,都想功名顯赫。

因此,造成了連年的戰爭,才會有狡詐的小人,才會為爭權奪利勾心鬥角,殘害忠良,明火執仗,自相殘殺。

可悲的是人們在做這一切的時候,卻不曾留有後路。

人們常說,閻王讓你三更死,你決留不到五更天。

一但死神降臨,權力再大,財富再多,終逃不脫死神的追逐。

即使是山窮水盡,走投無路,也得不到死神的憐憫,將你帶走。

縱有萬般不舍,然而,拋妻舍子,再所難免,於是,告別一切,然後將黃土埋身。

地府一片漆黑,陰森冷人。

再也沒有以往的高貴,也沒有了一呼百應。

沒有了山珍海味,沒有了豪華宮殿,沒有了綾羅綢緞;有的隻是陋屋,毫無生氣,鬼哭狼嚎。

此時,你才意識到,主才是世界的主宰。

相信他是最公正的,任何人都改變不了這一結局。

生前所做的一切,都將在死後清算。

到此參觀的遊人們,不要認為我是在說癡話,在危言聳聽。一切都是主事先安排好的,不要執迷不悟,否則就是無知。常言道:“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就是一個例證。

古代的帝王,哪個不是橫征暴虐,但終歸一死;翁頓大帝擁有金銀城堡,最後也得到報應;乃睦魯德十惡不懾,也與凡人共命運。千萬要記住,沒有人能長生不老,永保青春,那都是妄想。“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法老死去了,乃睦魯德去了,翁頓去了,遠古的帝王都去了,隻留下了千古不變的教訓。

所以,我規勸遊人們,放棄勾心鬥角,及時修身養性,以我為戒,終有一日,還主一個清白之身。相信遊人們能來到銅城,也是主的保佑。那就請你們帶回去一些寶物以做記念。注意,千萬不可動我身上的寶物;否則,將遭天遣。切記,切記。

想到即使是再有威力的帝國諸侯也不能逃脫命運的安排,沐薩心裏不禁一顫,寒上心頭。自己此行即使找不到銅質膽瓶,也無怨無悔了,因為得到這麼多的警世名言,是最大的財富。

不禁心胸開闊,看穿世間一切,想著回去後要虔心奉主,直到歸天。

隨後,沐薩命令下人把宮中所有值錢的希世珍寶都裝箱帶走。一時,所有將士都紛紛搬來箱盒把珠寶一一裝入,這時,托裏補對沐薩說:

“大人,要我看,這裏最該取走的就是公主身上的寶物,不如把它拿去獻給我主,以表忠心。”沐薩聽後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