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和諧的校園離不開一個優雅的學習環境。優美的校園就像一部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書,它有利於陶冶學生的情操、美化心靈、激發靈感、啟迪智慧;優美的環境,讓我們懂得珍惜,學會愛護;優美的校園環境,讓我們知書達禮,更加文明;優美的校園環境,讓我們學習進步,道德高尚;優美的校園環境,讓我們學會謙讓,學會做人。
美化校園環境
早晨第一縷陽光悄悄灑落在校園時,我們身處鬱鬱蔥蔥的樹林,耳邊是悅耳動聽的鳥鳴聲,伴隨我們清晨的讀書聲,這是何等的心曠神怡!是的,這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這就是我們的校園環境。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在一個清潔、舒適的環境中學習生活,健康地成長,而美麗的環境需要我們共同營造,文明的習慣靠我們平時一點一滴地養成。
校園環境是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交流學習、學校發展的載體。環境總是相對於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隨中心事物的變化而變化。而影響校園環境的中心事物,就是我們。
那麼,我們該從哪些方麵美化我們的校園環境呢?
生活環境的美化
當我們在綠樹成蔭的校園中漫步時,一定會感到心曠神怡;當我們在整潔優雅的環境中學習時,一定會感到心情舒暢;誰不希望在一個純淨,美麗的校園環境裏學習生活呢?但優美的校園環境是要靠大家共同來營造的。可是仔細想想,近年來,有些學校環境衛生工作做得並不完善。盡管有明文規定,但花叢中,仍能發現飲料瓶的蹤跡;小道旁,仍能找到糖果的外衣;教室裏,還會有“天女散花”的遊戲;樓道上,還看見“紛紛揚揚”的灰塵……或許我們離最終理想目標還差得很遠,但我們卻可以一點一點,杜絕這些身邊的小事。隨手撿起垃圾,愛護花花草草,這是作為公民應盡的義務。
學習、道德環境的美化
良好的學風能夠影響到整個學校的校風。我們為了美化學習環境,首先就應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好學習,善學習。懂得將書本知識靈活地運用到生活中去。我們不提倡“機械式”的學習,但我們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會在合作中競爭,競爭中合作。我們不求曆史名宿在此烙下多少痕跡,我們但求自己能夠在學校寫下一些美好和記憶。我們不苛求別人給我們一個景色優美的校園,我們追求的是自己營造的一種蓬勃向上,腳踏實地的學習氛圍。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在美化自然環境的同時,我們也要使自己的行為、語言“幹淨”。文明用語,規範行為,尊師敬長,這些雖說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它卻是美化德育環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校園整體氣氛的美化
校園的整體氣氛應該是和諧美好的。實現和諧,是自古以來人來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願望。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構建和諧文明校園環境也將是一個永恒的主題。營造和諧的校園氣氛需要建立和諧的同學關係。關心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讓他們感受到校園的溫馨。保持良好的心態,寬容待人,同學之間友好相處,從而打造和諧的人際關係。整體的氣氛應該是輕鬆活躍,積極向上的。我們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個性,但我們也有共同的對美的追求,而這種美,就是和諧的校園氣氛。
同學之間載滿青春的歡笑,老師之間洋溢欣慰的笑容,師生之間流露真摯的情感。這才是校園環境內在美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