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也很快建立了地球聯邦,以中國、米國、北國、歐盟、印度國五大國為主要成員,還有二十一個保存下來的其他國度領袖成為基本成員。
說是基本成員,其實就是隻有發言權,連建議權都沒有,更別提決定權了。他們的存在隻是負責調動自己國家的人。
而軍隊也逐漸形成了以五國一軍的形式,成立了地球六部軍。除了第一部隻有兩萬人外,其餘五部都是上百萬人。特別是第二部的中國軍有兩百一十五萬人,第六部的印度軍有三百萬人。但並不妨礙第一部軍報名的熱忱。
按照卡卡的要求,地球人需要建立星艦軍隊,除了能適應宇宙各個星球惡劣的環境外,還要有操作戰機、機甲、戰車、太空戰船等能力。
就連元力槍、元力炮的構造,卡卡也毫無保留的教給了地球人。
這也是看在時間沙的麵子上。
要知道,能被時間沙交談的人,可都是超級存在。說不定周俊未來能成為其中一個。
部隊的編製、構造也因為軍隊的改造而慢慢變更。
比如之前一個班的士兵大概就是10-20人左右,而現在一個班的士兵是50人,原因正好是一個太空運輸機的人數。
一個排也不是三個班,而是四個。原因也是因為星艦的太空艙正好是四個一排。
一個連是1000人,一個攻擊艦可以容納1000人和4個太空艙。
一個營的編製是5000人,一個攻擊艦屬於小型星艦,可以容納20000人,所以一個營就擴建為5000人。
而一個團自然就是2萬人。
而中型星艦分為巡洋艦和護衛艦就以一個旅和一個師為主。一個護衛艦有一個師,大約有10萬人,一個巡洋艦有一個旅大約5萬人。
巡洋艦為偵查用,有太空戰機和著落部隊。護衛艦隻有太空戰機。
而最主要的就是指揮艦,每個指揮艦可以容納2億人口,六部軍就以五大指揮艦為主。
指揮艦的指揮官自然就是軍長,而且隻是上將,護衛艦指揮官是中將、巡洋艦是少將,所有副官都是大校。
團長自然是上校,營長屬於少校,連長為上尉,排長為中尉,班長為少尉。
基本編製都成為了新型軍隊,而不是過去的所謂的炮兵、裝甲兵、步兵等等。而是統一的成為步兵、機甲兵、戰車兵、戰機兵四種基本編製。
機甲兵體型龐大,高約五米,精鋼製造,六階蟲人以下可是無法切開的。需要兩個士兵控製。
戰車體型就更大了,六米的長,三米的高,需要五個人控製。
戰機都是兩個人控製,運輸機則是三個人。
根據軍隊的改製,許多年輕人都踴躍報名參軍,而許多年紀大,無法適應太空戰法的,基本都成了後勤兵種。
要知道成為一個士兵,可以擁有一間20平米的獨立房間,一個士官可以擁有兩間,一個尉官可以擁有三間、一個校官四間。將官就更別說了,除了擁有五間獨立房間外,還有一間自個的50平方住房,而且是高層住房。
沒有獨立住房的隻能和其他人擠一間。因為每間20平方的住房基本都住著20人。
成為工人或農夫也是可以的,隻要成為工人或農夫,掌握技術了,都能擁有獨立房間。
許多成為士兵、工人、農夫的,其餘人都不由餘力的推薦自己的女兒、妹妹成為他們的妻子,為此獲得進入獨立房間的。畢竟獨立房間雖然和普通房間一樣,都是20平方,但是住的是自家人,而且食物來源也都是優先考慮的。
科學家也都分的等級,但是科學家的待遇卻比士兵、工人、農民要高的多了,畢竟科學家較少,每個軍艦都需要,也是最急缺的職位。
聯邦、各國的階級也明顯化不少,因為各國的文化差異。中國、印度方麵還好,沒有產生明顯階級化,就算是階級化,也都是以官、將為主。而歐盟、米國、北國卻還是維持過去的階級形態,那些過去是貴族的,現在依舊是貴族。中國和印度卻根本不管過去你是什麼,隻要你現在當官、當將、當科學家,就趾高氣昂。甚至雲昆省出去打工的或者活著的雲昆省人、西普市人都抬頭挺胸的。誰叫周俊是雲昆的人、是西普市的人。
許多西普市的人都在拉關係,說是周俊第幾代親戚,十幾代親戚。
星艦的建設速度不快,但是卻是集合了近一億人進行建設。畢竟星艦建設龐大,就連吱拉也不得不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