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戰略指標(1 / 2)

劉備今日將龐統奉為上賓,領副軍師一職,督查荊州大軍事宜,經過一夜的細談,龐統的話讓劉備豁然開朗,劉備今日特意招來諸葛亮、徐庶、龐統、關羽、張飛、馬良、廖立、薛風人於自己府內議事。

眾人坐畢,劉備道:“如今我軍已平定荊南,百廢待興,原本我意為休養生息,但是昨日士元一番話讓備感覺如坐針毯,毛骨悚然,東有孫權緊盯荊州,北有曹操虎視眈眈,西有川中劉璋親族可依靠,但是漢中張魯與劉璋兵戎相見,想來我軍尚未有一個穩固的後方,荊州又是四戰之地,無險可守,今日特招眾人來相商,孔明有言,唯有坐擁荊州與蜀中方能與曹操相敵,若是無故兵發劉璋,我劉備與其同為宗親,於心不忍。”

廖立起身道:“主公,此事易爾,可派人出使漢中張魯,說通其一並攻打川中,得了底盤各自一半,那張魯與劉璋有殺親不共戴天之仇,必然出兵,此後我軍再與蜀中人士聯絡,幫其一起對付張魯,由此可派兵入蜀。”看著說完以後一臉得意的廖立,薛風眼睛一亮,這小子雖然傲的不可一世,但是這腦子還用的很,諸葛亮就是用了此計才讓劉備大軍入蜀的,這計謀可成,不就是當初袁紹得冀州的辦法嗎?

劉備一聽笑道:“妙計,軍師以為如何?”轉頭看向諸葛亮及龐統二人,雖然廖立傲上許多,但是這二人名氣大過他太多了,便是他也不敢輕易得罪。諸葛亮細思了一番,道:“公淵此計甚妙,但是恐蜀中亦有人識得此計,怕是不成。”薛風想想也是,若沒有張鬆這個人在蜀中作內應,怕是劉備也入不了川中,這是一切的前提條件,可是那張鬆什麼時候能北上天子那裏碰了一鼻子的灰下來呢?

龐統亦是出言道:“孔明所言極是,我自知蜀中有二人,一為張鬆,二為法正,此二人一善戰略,二善軍略,怕是不在我跟孔明之下,輕易間就能識破我等計謀,再說那蜀中自有險關據守,又有兵將十萬,若無人在劉璋麵前說上幾句,怕是白白壞了主公的名聲。”此二人具是這樣說,便是馬良跟徐庶都不會出言了,徐庶善戰陣奇略,馬良善民政政務,皆不具有這種戰略眼光,如何能想出什麼好辦法,那廖立便是欲言卻一時半刻想不出辦法來。

劉備環顧四周,二弟及三弟打仗還行,出謀劃策卻是不行,便是看到了薛風坐在那裏,道:“雲湧,你可有什麼辦法?”薛風起身道:“主公,我亦無辦法,不過我們可以等等看。”張飛道:“薛小子,什麼叫等等看,若是曹操來取,我們豈不是坐等吃死。”劉備也是一臉無奈,張飛的話有這個道理在。薛風笑道:“三將軍莫急,我說的等不是這個等。”劉備一聽有玄外之意,道:“雲湧此言何意?”

薛風道:“主公,各位軍師,汝覺得孫權拿下壽春之後,曹操會怎樣?”眾人都是迷糊地看著薛風,不知道其話中何意,便是劉備也不太明白,薛風道:“主公,若是汝,襄陽等荊州重地被奪,該當如何?”劉備道:“若是如此,必起大軍征討。”薛風點了點頭,道:“那如今曹操如何?”關羽道:“我於襄江所見,對岸的曹軍一點動靜都沒有。”那邊諸葛亮眼睛一亮,道:“莫非不是曹操不想動兵,肯定是有其他原因。”龐統猶豫道:“莫不是後方不穩?”薛風微微一笑,道:“主公,汝於曹操爭鬥多年,可見曹操吃了這麼大虧,壽春全線失守?”劉備搖了搖頭,道:“曹賊這麼多年,便是隻敗在聯軍攻打董賊退往長安的途中,被呂布的伏兵打敗,便是跟袁紹打都沒有這麼吃虧過。”+

薛風點了點頭,道:“定是曹操發生了什麼事情所以才導致其遲遲沒有動兵。”諸葛亮點頭道:“赤壁之戰後朝野動蕩,多有人對曹操議論紛紛,因此被曹操斬殺了不少人,此間又聞曹操被東吳大敗,怕是有些人又蠢蠢欲動了,曹操不敢輕易離開許都,又不放心讓他人領軍,所以才遲遲沒有回應。”劉備道:“既是如此,更是我們奪取川中的好時機啊。”薛風道:“卻是如此,但是川中之人因中原戰事繁多,局勢不穩,必然是謹守門戶,不敢出蜀了。”龐統點了點頭,道:“雲湧此言有理,但是主公,我們可派人暗中出使張魯,讓其南下攻蜀,以他們之間的世仇,隻要主公稍稍支助一些舊的兵器給張魯,其必出兵攻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