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妙趣對聯(12)(2 / 3)

該聯上聯的意思是:為什麼王氏騎在百姓頭上作威作福?下聯的“姑嫂妯娌”意指裙帶關係。這副對聯以漢字的偏旁部首影射王氏作威作福,入木三分!

諷縣官聯

相傳,清朝末年,山東萊陽有位縣官貪婪無比,想盡辦法搜刮民財,每逢父母大壽,夫妻做壽,或有了大病小災,或孩子滿月都到處張揚,意在讓人給送禮,有知道不送者,就設法給其小鞋穿。

就是這樣一位貪官,在表麵上卻還要裝裝樣子,過春節時自撰一聯貼在門上:

愛民如子;

執法如山。

老百姓見了這副對聯,無不唾上幾口。有個書生回到家裏,賭氣也寫了一副對聯,然後在夜裏去縣官住處,先揭去了縣官自寫的對聯,把他寫的一副對聯重新給貼上了,於是便成為:

愛民如子,金子銀子皆吾子也;

執法如山,錢山靠山豈為山乎?

老百姓看了這副對聯,無不拍手稱快,可縣官的鼻子卻氣歪了。

謎聯諷貪官

清朝同治年間有個縣官叫柳儒卿。此人十分貪婪,想盡法子魚肉百姓,搜刮民財,人們背地裏叫他“柳扒皮”。他沒有才學,是個草包,卻又好假充斯文,附庸風雅,還願意出頭露麵,顯示自己。

這一年,縣裏大製燈謎,柳縣官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了。可他不會猜,更不會製,於是就請了個人代他作一個謎。

那人也沒有客氣,代他製了一副謎聯:

本非正人,裝作雷公模樣,卻少三分麵目;

摜開私卯,會打銀子主意,絕無一點良心。

柳扒皮不知其中奧妙,說:“很好,很好。”叫人貼了出去。

猜謎的人很多,人們很快猜出謎底,個個捧腹大笑,齊聲稱讚:“這個謎作得好!”

“非正人”是“彳”,“裝作雷公模樣,卻少三分麵目”是“需”(需與雷相近,“麵”少三橫為“而”),上聯合而為“儒”字。“摜開私卯”,即將“卯”分在兩邊,“會打銀子主意,絕無一點良心”為“艮”,下聯合而為“卿”字。這樣,上下聯所猜字為“儒卿”,是“柳扒皮”的名字,人們能不笑嗎?

天下太貧

清末民初,進步文人劉師亮與寫《厚黑學》的李宗吾,可算是“四川雙傑”。劉師亮當過塾師、訟師,經過商,是一個懷才不遇又嫉惡如仇的怪才。劉師亮的拿手好戲是對聯與竹枝詞,他以此為武器,諷時罵世,嘲官斥吏,作品傳誦一時。

劉師亮一副四字短聯,堪稱千古絕對:

民國萬稅;

天下太貧。

民國時期,苛捐雜稅多如牛毛,老百姓生活卻一貧如洗,官方卻又常喊“民國萬歲”,宣稱“天下太平”。

劉師亮這副對聯,就地取材順手接過兩句官方口號,運用諧音手法,將“歲”字改成“稅”字,將“平”字改成“貧”字,頓時化褒為貶,一語道破了“民國萬歲”背後的實質,撕破了“天下太平”的畫皮。

改聯諷“同誌”

孫中山先生生前著有一副有名的對聯:

革命尚未成功;

同誌仍須努力。

但到後來,有些“同誌”背叛了孫先生的革命理念,以革命來謀求升官發財,於是,有人將這副對聯改動詞序,諷刺這些人:

同誌尚未成功;

革命仍須努力。

在困難的革命時期,有些“同誌”依舊打自己的小算盤,於是,有人又改了一下加以諷刺:

革命尚未努力;

同誌仍須成功。

士卿做賊而死

清朝貪官王士卿案發被判處極刑,有人作挽聯曰:

士為知己,

卿本佳人。

《戰國策》雲:士為知己者死。《北史》雲:卿本佳人,奈何作賊。此聯將士和卿二字冠首,隱去了“死”和“作賊”,十分巧妙。

嘲相士

清朝時,有位相士,沒什麼本事,口氣卻很大。自詡熟讀《太清神鑒》、《麻衣相法》、《柳莊相法》之類的相術經典,並且天生一雙神目,斷人不差分毫。他甚至還嫌嘴上吹吹不過癮,幹脆寫了一副對聯,貼在門上。聯曰:

幾卷書,談名談利;一雙眼,知吉知凶。

有位好事者見相士吹牛太過火,心中惱怒,於黑夜時在對聯上加了幾個字:

幾卷破書,也要談名談利;一雙瞎眼,哪能知吉知凶!

次日,相士便成了大家嘲笑的對象。

李鴻章遭諷

清光緒三年,南方自然災害嚴重,加之貪官汙吏盤剝勒索,民不聊生,哀鴻遍野。當時安徽合肥人李鴻章主政,江蘇常熟人翁同龢任戶部尚書。於是有人用雙關語寫成一副對聯:

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農常熟世間荒。

聯語把二人的官職、籍貫、政績分別融入聯中,巧借兩地之名,以“肥”與“瘦”、“熟”與“荒”形成鮮明對比,對李鴻章等晚清大臣的腐敗無能進行了辛辣的諷刺。

又有一副無情對:

楊三已死無蘇醜;

李二先生是漢奸。

著名昆劇醜角演員楊三(即楊鳴玉)在北京演《白蛇傳》時,借戲中人物之口諷刺了李鴻章。後來楊三被抓進監獄,病死在裏麵。時人傷之,於是作了這副對聯。李二先生,李鴻章排行第二,外號“李二先生”。

這副對聯真是絕妙之作,處處具有有強烈的諷刺效果。把李鴻章寫成“李二”,這已是大不恭敬。“先生”本是尊稱,卻與“已死”相對,挖苦又進一層。

最後以“漢奸”對“蘇醜”,字麵上看是以貶對貶,好像都不是什麼好東西。楊三隻是在戲中演醜角,他本人則是一個受人尊敬的名人。而李鴻章則是現實生活中地地道道的“醜角”,至此,諷刺到達高潮。

以聯戲貪官

有一個李姓貪官,為官的時候巧立名目,想盡辦法搜刮老百姓的錢財,百姓無不恨之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