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夢中,我繼續遊覽了烏魯木齊達阪城風電場、水磨溝風景區、新疆博物館等景點後,我就乘車向東的盤山公路奔馳,直抵70公裏的天山深處的天池,這是我當年在新疆時候定期來遊覽休息地方,我似乎幻想把這裏作為我的人生歸宿那麼美好。事實也是如此美好,天池是傳說王母娘娘的浴池,是東天山的丹田,那水清澈見底,那周圍是天山峰巒起伏,那湖水是博格達峰冰川融化和山體內的泉水彙積而成。天山天池像一個橄欖球靜臥在青山秀林之中,它南北長3400米,寬1500米,麵積4。9平方公裏,最深處105米,是典型的高山冰湖。天山天池之名,起用於清朝,是烏魯木齊的都統大臣明亮,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親率騎從攀上博格達山找到天池,開啟水口,引水下山,灌溉農田。明亮的《碑記》文中,“見神池浩淼,如天鏡浮空”,於是天池一名就此而生。天山天池有八景,看石門一線,是天池之水切穿山嶺形成的峽穀留一線天,峰回路轉,水聲轟鳴,令我意氣風發,象征著鼓勵我跨越人生一個又一個險峰;觀龍潭碧月是盤山公路西側的小天池,相傳是西王母的洗腳盆,象征著我在人生途中歇歇以利再戰;望頂天三石,直插雲宵,傳說當年西王母用以頂住了惡龍衝撞。仿佛告訴我一個真理,對待人生途中遇到的困難坎坷,需要的像直插雲天的頂石奮起抵抗克服。另外,在南山望雪,即在湖畔向南眺望,可見博格達峰的雄偉美麗;定海神針,是在天池北岸臨水而生的一棵古榆樹,十分雄壯有力量;西山觀鬆,海峰晨曦,懸泉飛瀑都各有千秋,但都是仿佛盤山公路上的車,激勵著你我攀登天山險峰,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
新疆留給我的有困苦、有坎坷、有驚喜、有磨礪,同時也有盤山的人生的情感和友誼,青春和激情,也有革命的傳統教育和無怨無悔的大漠生涯。睡夢中,我的天山之情感不減當年。幻覺中,烏魯木齊之行圓滿結束。而天池美景、雪山高原、峽穀雄鷹將長期留在我美好回憶裏,使得退休了多年的我,感到生活並不寂寞,社會更加美好,情趣非常高尚!新疆這塊土地是實在的,天山是實在的,就讓她成為我永遠的思念,永遠的激勵,永遠的鏡鑒吧。我的《盤山的人生》,我有點夜郎自大。自認為是散文,也可是小說,甚至是報告文學,寫至此,也應該收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