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和當當分別高高舉起萬能電子魔盒,大喊一聲:“萬化神通!”於是他們身上都長出一雙翅膀。
他們如大鵬展翅,飛向天空,沿著曆史的軌跡,穿越曆史的隧道,俯瞰著大地上各朝各代、各種各樣的奇特的建築。
“小尾巴當當,你看這邊,多精致的小木屋;還有那邊,多雄偉高大的房屋啊!”他們慢慢地飛著說著。
“是啊,太美了!豆芽哥,我們下去看看吧,不是常說‘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嘛’!”
原始社會到漢代是中國古代建築體係的形成時期。商代已經有了較成熟的夯土技術,建造了規模相當大的宮室和陵墓。
西周和春秋時期,古人營造了很多以宮市為中心的城市。木構架已成為中國建築的主要結構方式。瓦的出現與使用,解決了屋頂防水問題,是中國古建築的一個重要進步。
戰國時期,高台建築更為發達,並出現了磚和彩畫。秦漢時期,木構架結構技術已日漸完善,多層建築逐步增加。東漢時出現了全部石造的建築物,如石祠、石閾和石墓。秦漢時期還修建了空前規模的宮殿、陵墓、萬裏長城、馳道和水利工程。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古建築體係的發展時期。在建築材料方麵,磚瓦的產量和質量有所提高,金屬材料被用作裝飾。磚結構被大規模地應用到地麵建築,石工的雕、鑿技術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出現了許多寺、塔、石窟和精美的雕塑與壁畫。
隋唐時期是中國古建築體係的成熟時期。隋朝建造了規劃嚴整的大興城,開鑿了南北大運河,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券大石橋—安濟橋。唐朝的城市布局和建築風格規模宏大,氣魄雄渾。這一時期遺存下來的殿堂、陵墓、石窟、塔、橋及城市宮殿的遺址,無論布局或造型都具有較高的藝術和技術水平。
宋朝是中國古建築體係的大轉變時期。宋朝建築的規模一般比唐朝小,但比唐朝建築更為秀麗、絢爛而富於變化,出現了各種複雜形式的殿閣樓台,建築裝飾絢麗而多彩,還流行仿木構建築形式的磚石塔和墓葬,創造了很多華麗精美的建築物。
明清時期是中國古建築體係的最後一個高峰時期。明代大部分城牆和一部分規模巨大的長城都用磚包砌,地方建築也大量使用磚瓦。琉璃瓦的生產,無論數量或質量都超過過去任何朝代。官式建築已經高度標準化、定型化。皇家和私人的園林在傳統基礎上有了很大的發展,故宮是明清宮殿建築群的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