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巴,皇帝是九五至尊,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誰不想巴結以求得榮華富貴啊。可有一個皇帝卻相反,去和人家攀親。你想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小豆芽,我知道的。相傳清乾隆皇帝的女兒長相奇醜,麵有痣斑,算命先生占卦說災氣太重,須嫁到大富大貴人家方能去禍。朝廷大臣都說,隻有聖人之家最為富貴,於是皇帝決定將醜女下嫁孔府,嫁給了孔子72代孫孔憲培。”
叮叮和當當交流正歡,突然,電子魔盒傳出奧特瑪爺爺的聲音:“孩子們,電子魔盒神奇無比吧?建築知識掌握的怎樣了?中國的建築藝術你們看出點門道沒有?這是最後一站了,要邊看邊思考哦。爺爺還等著你們回來彙報呢!”
在山東省的西南部,有一個孔姓人口占1/5的城市,即有著5000多年悠久曆史的“東方聖城”——曲阜。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統稱“三孔”,是中國曆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現,因其在中國曆史和世界文化中的顯著地位,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被世人尊崇為世界三大聖城之一。
孔府西與孔廟為鄰,是孔子世襲“衍聖公”的世代嫡裔子孫居住的地方,有廳、堂、樓、軒等各式建築463間,分為中、東、西三路。東路為家廟,西路為學院,中路為主體建築。中路以內宅為界,前為官衙,設三堂六廳(大堂、二堂、三堂,管勾廳、百戶廳、知印廳、掌書廳、典籍廳、司樂廳);後為內宅,設前上房、前堂樓、後堂樓、後五間。最後是孔府的花園,是曆代衍聖公及其家屬遊賞之所。
孔廟坐落在曲阜城內,其建築規模宏大、雄偉壯麗、金碧輝煌,為我國最大的祭孔要地。孔子死後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魯哀公將其故宅改建為廟。此後,曆代帝王不斷加封孔子,擴建廟宇,到清代,雍正下令大修,擴建成現代規模。廟內共有九進院落,以南北為中軸,分左、中、右三路,縱長630米,橫寬140米,有殿、堂、壇、閣460多間,門坊54座,“禦碑亭”13座。
孔廟內的聖跡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東西兩廡,陳列著大量碑碣石刻,特別是這裏保存的漢碑,在全國是數量最多的,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國第二碑林之稱。
孔林位於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專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時最久,麵積最大的氏族墓地。從子貢為孔子廬墓植樹起,孔林內古樹已達萬餘株。自漢代以後,曆代統治者對孔林重修、增修過13次,以致形成現在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