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假的(1 / 2)

“陽綠翡翠手鐲,真貨。”

“紅綠彩嘉靖款觀音瓶,假貨。”

“張鳴岐手爐,清末造。”

一件件藏品拿上來,丁爽都是隻看一眼,立刻就辨別出了真偽,甚至於高仿的都說了出來。

鑒定的過程中,丁爽發現,隻要是略帶些價值的東西他都能看出來。

比如說這個張鳴岐的手爐,林麥民補充的時候說了,張鳴岐是明朝人,而這個手爐卻是清晚期的。所以除非張鳴岐反穿越到了清晚期才能有這個爐,張鳴岐能穿越麼?丁爽才不信穿越小說裏的那種為了情節需要的安排會跳出來再折騰自己一下,所以這個手爐最後的結果隻能是——高仿。

丁爽自然不知道張鳴岐是誰,他哪裏有林麥民和丘蔚華那麼多年的知識儲備,今天要不是這兩位專家在這,指不定要怎麼冷場呢,丁爽暗罵自己有些輕率不知天高地厚了。

鑒定一件古董除了要鑒定它的真偽、材質,為了更好確定它的收藏價值,還要判定它的具體年代、出處,是否為大師作品,又或者是官製還是民間作品等,非常複雜。因此鑒定者除了古董的專業知識外,還需要掌握豐富的曆史、文學、藝術、理化等方麵的知識。

像丁爽這樣隻能說出真假的,還不算是真正的鑒定師,頂多算個學徒,隻不過他比學徒要厲害很多,起碼不會看錯真假。

以後一定要像這兩位專家好好學習。

打定了這種主意,丁爽一邊鑒定著一件件送上來的藏品,一邊仔細的聽著兩位專家的講解。

不停的給自己灌輸著知識儲備。

學習了這些專家們古玩鑒定方法的同時,丁爽也吃驚於這些東西的價值,別的不說,就那款陽綠翡翠手鐲,據丘蔚華所說,在2011年的拍賣會上也有一款同樣的翡翠鐲子拍到了670萬人民幣。

圓條口的翡翠鐲子,都是過去的古物件,因為是圓條的,外形也圓,內條也是圓的,寓意就為‘圓圓滿滿’,內徑呢,還特別大,同質同色的翡翠,圈口越大越貴,條子越粗越貴,原因就是因為要製成這麼大的鐲子,需要的材料就特別大,而且要取到滿色,那是非常不容易的。

丁爽隻是能看出真假,哪裏知道這其中的奧妙所在,所謂七分故事三分寶,這些寶貝存在意義和價值就體現在其蘊含的故事裏,蘊含在文化的沉澱中。

一轉眼,一上午過去了,鑒寶算是暫時告一段落,幾個人被安排到平南街大酒店吃飯,丁爽借機又與兩位老專家拉近了一下關係。

丘蔚華吃著丁爽夾給他的骨頭,讚道:“小夥子不錯,你這眼光真毒啊,一眼就能看出個真假來。”

丁爽傻笑:“我那都是微末小計,剛入行,不懂事,您老兩位才是有真本事的人呢,那說辭一套一套的,您的那些才讓人信服呢,我這看得再準,知識量太低了,總是沒權威來的讓人覺得真。以後還得像您老兩位認真學習啊!您們多教教我。”

林麥民點頭微笑,這年頭誰不願意聽好的,丁爽這小子會來事,又有底子,他們也不介意把所學知識多傳授一些。

幾個人吃完飯,又回到蘭亭居,下午的鑒寶工作繼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