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協力,何愁沒有糧草攻秦?”
趙偃聞言臉色微沉,道:“趙以舉國之力攻秦,若不取一城一池,於趙國有何益,寡人又如何向國人交代?”
範增正色道:“昔年五國伐齊,正是因為秦國承諾不取齊國分毫,其餘各國才傾盡全力攻齊,連下齊國七十二城,險些覆滅齊國。”
“雖然齊國後來收複失地,卻也一蹶不振,至此秦國獨大,各國不敢與之爭鋒也。”
“趙之強敵乃秦也,秦國覆滅,則趙國必為六國最強,這難道不對趙國有利?”
趙偃這才恍然大悟,歎道:“是寡人短視了。”
範增笑了笑,繼而壓低聲音道:“更何況,我們隻承諾不取秦國一城一池,卻可以奪取錢糧、人口以壯大趙國啊。”
“且秦國覆滅以後,其餘各國必然會因為瓜分秦國而起內訌,趙大可坐收漁翁之利,再尋找時機攻城掠地!”
趙偃大喜過望,道:“先生之言,令寡人茅塞頓開。”
不過很快,趙偃就皺起了眉頭,略顯猶豫的道:“那麼以先生之見,何人能夠擔任攻秦主帥?”
對於這件事情,趙偃心中也有著自己的九九。
廉頗前往申歧之地投奔趙嘉之事,趙偃早就知道了,隻是故意淡化了此事而已。
現如今,趙國乃至關東六國之中,有足夠威望能夠擔任主帥者,除了趙嘉以外就是廉頗。
隻不過,無論是兩人之中的哪一個,趙偃都不想讓其擔任主帥,其中所涉及之事太過複雜,趙偃也不便明著與範增商量。
畢竟,哪怕範增如今為趙偃出謀劃策,名義上終究還是趙嘉的門客。
趙偃不,範增卻洞悉了他的心意。
趙嘉聲望太過,如果再統領六**隊滅了秦國,那麼真的就是功高震主,趙偃這個趙王也隻能當做綠葉進行陪襯了。
故此,趙嘉不能擔任主帥。
至於廉頗,先不其與趙偃之間的恩怨,僅僅對方乃趙嘉屬下這一條,趙偃也不允許廉頗擔任主帥。
在趙偃看來,此番領兵攻秦者,最好是自己的嫡係,這樣無論趙嘉出力再多,滅秦的功勞還是會算在自己頭上,也就不怕趙嘉功高震主了。
想通了其中複雜關係以後,範增正色道:“如今有威望能夠統帥六**隊者,唯有平岐君與廉頗老將軍耳。”
趙偃聞言,不由臉色微沉。
不過很快,範增就改口道:“然以在下之見,無論平岐君亦或是廉頗老將軍,都不適合領兵伐秦。”
趙偃轉怒為喜,問道:“先生何出此言?”
範增對曰:“平岐君雖屢戰屢勝,終究年齡太,尚且沒有指揮大軍團作戰之經驗,貿然以其為帥,恐有不妥。”
“至於廉頗將軍,雖威望頗高,又戎馬一生,領兵經驗十分豐富,終究年齡老邁,不堪重用,且昔年與秦對峙,廉頗將軍並未有太大建樹,故不宜為帥。”
趙偃急忙問道:“那麼先生以為,上將軍龐暖可為帥否?”
微信關注“優讀文學”看,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