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三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二)(2 / 3)

其實也看不出所以然來,但知道,漚一段時間後,這幾片田,大約十幾畝地,將會很肥沃。就著天好,將大田曬幹,用牛兒一耕,不論種植什麼莊稼,都會有好收成的。也正好搶到了移載時間。

點了一下頭道:“你們做得不錯。”

“殿下的吩咐,仆等不敢怠慢,殿下,繼續往前請。”

將李威又帶到一條小溝前,這是做種子的小田。試種的是高梁,不過略略有點晚,畢竟李威囑咐過的,用了熟肥,也就是將各種牲畜的糞肥,還有各種油餅肥,加上草木灰,放在一起發酵漚熟。

其實也有百姓這樣做過,但不重視。

接下來就到了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將種子放在營養缽裏麵。

陸續有老百姓聽到太子到了這裏,好奇地湧了過來,侍衛剛要拱衛,李威搖了搖手。那是賀蘭敏之,這些老百姓與他無仇無恨,更沒有那個膽量。正要給他們做個示範的。

先將種子篩選了一下,開始用鹽水浸泡。這樣反複淘汰,剩下的皆是顆粒飽滿的種子。這隻是第一步,移載到大田時,一些長勢不好的幼苗將會進一步淘汰。

營養缽是用發酵肥與鬆土一起拌勻,放在田壟上。田壟兩邊還搭著竹弓,到夜間,將草簾合上。後麵一條多此一舉,不過關中,臨近西北,有時卻是出現寒潮的。

李威自己都弄不清,對與不對。亂七八糟,將一些前世的方法,以及從《齊民要術》上看到的方法搬了進來。

看著佃農們在幹活,又與管事說著話,也就是囑咐。移載的密度,現在是廣種,收成不高,種子用量卻很大,密度高了一點。其實這很不利的。怕皇莊裏的人到時候忍不住密載,特地比劃了株距、行距,又囑咐了時間,二十七天左右,五六葉齡。然後就是施肥施水,種種的都仔細地做了交待。還有,今年這個春天落的雨水不多。也讓李威很擔心,再幹旱下去,對秋收不利,還有可能出現蝗災,這玩意兒終是伴隨著旱災出現的。

因此,再三囑咐了,無論如何,出現了蟲子,那怕用手捉,日夜看護,都不能讓蟲子將這十幾畝地糟蹋了。看看這種新方法,到底一畝地能收多少糧食。

殿下既然這樣吩咐,管事的隻好答應。

其實管事的也好,圍觀的農民也好,都不以為然,第一個繁瑣。如果都按照他這個方法種植莊稼,得多少人來伺候?第二個就是成本高,別說鹽舍不得用了,又到哪裏弄這些農家肥。

不過太子心是好的。換作別的太子,誰來關心這個生產,即便是關心,那也是假關心。那有一個太子,親來壟畝,做示範的?

管事的人為了表示慎重,還拿來一支筆,將李威說的話全部記下來。

但心中卻想到,不管如何,將這十幾畝地伺候好吧,那怕弄一個兩石半,真不行,弄個兩石產量出來,也能讓太子高興高興。

碧兒也是很擔心,悄聲問道:“這樣會不會成功?”

李威不大確定,小時候記得一畝地產量大約在六七百斤,七八百斤,很高的了。後來進了城了,又聽到千斤畝產,甚至出現一千公斤的高產田。但現在的種子,以及其他的因素,卻讓他估算不出來。

最少比現在的產量高些吧,於是說道:“看吧,秋後就能看出來,別的不說,一畝田三石產量,大約還沒有問題的。”

管事的在旁邊聽了,有些苦臉兒。他意會錯了,認為太子有些好大喜功,三石畝產?自己怎麼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