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隻要有夢想,何時開始都不晚(2)(3 / 3)

雷軍敢於有夢想,才有了小米的傳奇。

……

有夢才有希望,有夢才有力量。古語說,哀莫大於心死,心若死掉,人生就跟一條鹹魚沒有分別,心若生機無限,未來的人生也必定精彩紛呈。

一棵草,冬去春來,還是那個模樣。草的夢想就是“春風吹又生”,它沒有長成參天大樹的夢想,這樣的夢想也不可能成真。人卻不同,對於有思想、有智慧的人來說,沒有做不到,隻有想不到,隻要你敢於為夢想放手一搏,命運絕不會吝惜它的賞賜。

重拾夢想的激情,演繹青春的傳奇,這才是人生應有的模樣。

6千萬別把自己的希望留著寄予子孫,那是個傳代的孽債

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兒孫身上的這種做法,簡直是一個傳代的孽債。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夢想。你真的沒有時間和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了嗎?

在我們中國,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很多父母會把自己實現不了的夢想寄托在自己孩子身上,還一廂情願地以為這是對孩子的“好”,真相又是什麼呢?

有一次,我到一個要好的朋友家去做客,剛一進門就聽見了彈鋼琴的聲音。原來朋友家的小公主又在練琴了。我走到小姑娘身邊說:“真勤快,又在練琴了,聽上去大有進步啊!真沒想到,你小小年紀對彈琴這麼感興趣。”

我以為她聽了我的讚賞會高興呢,沒想到她卻嘟著嘴說:“哪有啊,我才沒興趣呢,都是被我媽給逼的!”

這時候,孩子媽媽正好也走過來,她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說:“寶貝啊,你就知足吧,媽媽我小時候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個鋼琴家,可是那時候家裏經濟條件根本不允許,你就當代替媽媽實現這個夢想吧!”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讓孩子代替自己實現曾經人生夢想的人,絕非少數。這些為人父母者,為孩子提供優厚的生活條件,但同時也把自己的人生遺憾嫁接在孩子身上,比如拚命讓孩子去上書畫班、音樂班、舞蹈班等,還口口聲聲說“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卻從不去考慮孩子到底喜歡什麼,孩子最真實的人生夢想又是什麼呢?

不客氣地說,這種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兒孫身上的做法,簡直是一個傳代的孽債。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夢想,可是在父母的強壓之下,他追求夢想的權利被剝奪,他能做的隻有服從。這樣一個在壓製之中長大的孩子,他丟失的不僅僅是快樂,長此以往,他的身心健康都會受到威脅。

從父母的角度來說,你真的沒有時間和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了嗎?或許真相是,機會就在門外,是你自己砰的一聲將機會拒之門外。享譽海外的大導演李安,如果他當年也把自己的夢想轉嫁到孩子身上,就不會有他的今天了。

故事還要從1978年說起。

那一年,李安報考美國伊利諾大學戲劇電影係,遭到父親的強烈反對,但年輕氣盛的李安選擇了一意孤行。

然而,在大學畢業後,他突然明白了父親的苦衷。在明星眾多的美國電影界,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華人想要混出個名堂,可不是那麼容易。畢業以後6年多的時間裏,李安一直是在幫助劇組看管器材以及做一些剪輯等雜事中度過的。曾經,他拿著自己的劇本在兩周內跑了30多家公司,得到的全都是白眼和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