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晚了的隻是開始的勇氣(2)(2 / 3)

有人這樣評價夏華,說她“粗放得不像個女人”。其實,僅僅是粗放那麼簡單嗎?很顯然,粗放的背後是魄力,夏華身上的這種魄力,不要說是女人,就連很多男人都無法相比。人生怎麼能沒有魄力呢?既然選擇了遠方,便隻顧風雨兼程。既然決定為自己的夢想奮鬥,就要勇敢邁出挑戰未來的腳步。

追夢的道路上,“想想”總是容易,“做起來”卻太難。有多少心懷夢想的人,日日憧憬,卻最後把夢想帶進了墳墓。

想想10多年前,當初隻是懷揣著幾千塊錢進入股市的股民,幾年後成了百萬富翁;當時拿著幾百塊錢去擺地攤的“倒爺”,幾年後成了商界精英。說起這些,總有一些人很不服氣,說“當初要我也去幹,一定比他們做得好”,可問題在於,你當初為什麼沒去做呢?這不是能力問題,是膽識問題,是行動力的問題。

發明家愛迪生曾說:“當一個人年輕時,誰沒有空想過?誰沒有幻想過?想入非非是青春的標誌。但是,我的青年朋友們,請記住,人總歸是要長大的。天地如此廣闊,世界如此美好,等待你們的不僅僅是需要一對幻想的翅膀,更需要一雙腳踏實地的腳!”毋庸置疑,愛迪生一生發明無數,絕不是空想出來的,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行動中創造的。

夢想就在前方,人生尚在盛年,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5過分沉浸於遺憾和自責中,會喪失重新出發的鬥誌和勇氣

有什麼樣的心情就會看到什麼樣的人生,當內心充滿遺憾和自責,收獲的隻能是悔恨的人生。跌倒了再爬起來比自己一帆風順走過來要收獲得多,因為人生就是一次旅程,沒有誰能夠保證自己不會有什麼閃失,能夠在摔倒中讓自己清楚和明白,知道以後該如何麵對,相信自己會成長更多,對自己會有更多的認識,在挫折中讓自己成長。

人生路上,誰不曾遭遇過失敗?失敗了怎麼辦?有人毅然選擇了再度出發。也許,前方等待他們的還有更多的失敗,但是沒關係,他們在失敗中學習,在失敗中變得更加智慧和強大,他們終將成為大大的贏家。我國著名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說:“我從來不知道什麼是苦悶,失敗了再來,前途是自己努力創造出來的。”

但遺憾的是,現實中很多人在失敗之後,被自責、遺憾等負麵情緒所困擾,喪失了重新出發的鬥誌和勇氣。項羽選擇烏江自刎,看似豪情之舉,實則是一蹶不振。

項羽是貴族後代,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劉邦是沛縣小混混,是平頭百姓一個。然而,楚漢相爭的最終結果卻是,劉邦打敗了兵多將廣、不可一世的項羽。這常常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項羽不是敗給了劉邦,而是敗給了自己。

項羽在和劉邦較量的過程中,幾乎是逢戰必勝的,唯獨就是“垓下之圍”這一戰敗了。在垓下之戰中,麵對劉邦的大軍圍困,項羽帶領一隊騎兵突出重圍,最後來到了烏江邊。烏江亭長把船停靠在岸邊,對項羽說:“江東雖小,土地千裏,民眾數十萬,也足夠稱王的。希望大王急速過江。”

可是,項羽一聲冷笑:“天要亡我,我為何還要渡江?”在這生死關頭,項羽想的不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而是被一種自責情緒控製,所以他才會說:“即使江東的父老兄弟憐愛我而擁我為王,我還有什麼臉麵去見他們?即使他們不說什麼,我難道不感到慚愧嗎?”

一句“無顏見江東父老”,讓項羽鬥誌全無,自刎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