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一天,來了一位欽差大臣,說是奉帝王之命來民間尋找千裏馬。千裏馬趕緊湊到這位大臣跟前說:“我就是你要找的千裏馬!”
欽差大臣問:“你熟悉我們國家的路線嗎?”馬搖了搖頭。
欽差大臣又問:“你上過戰場、有作戰經驗嗎?”馬再次搖了搖頭。
欽差大臣說:“那我要你有什麼用呢?”馬自信地說:“我能日行千裏,夜行八百。”欽差大臣於是讓它跑一段看看,結果,馬奮力向前衝去,但剛跑了沒多遠就氣喘籲籲了。看到這裏,欽差大臣轉身離去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好的前程不是等來的,更不是你以為能你就能。今天用來等待,明天等待你的就隻有後悔了。《淮南子》有雲:“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光陰一去不複返,生命之河無法逆流。一旦錯過,就是無法彌補的過錯。
來看看法拉第是如何用今天贏取明天的: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化學家法拉第,出生在薩裏郡紐因頓一個貧苦的鐵匠家庭裏。由於家境貧困,他隻讀過兩年小學,12歲就上街當起了賣報童。13歲就到一個書商家裏當工人。在那裏,麵對堆積如山的書籍,他一邊工作一邊抓緊一切時間學習。特別是自然科學類的書籍,引發了他強烈的求知欲。
靠著這種珍惜時間、刻苦學習的精神,法拉第在一次又一次的實驗中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因此改寫了人類曆史。人到中年以後,他為了節省時間,把整個身心都用在科學創造上,拒絕參加一切與科學無關的活動,甚至辭去皇家學院主席的職務。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毫不費力就能取得的成功。隻有努力抓住今天的人,才能收獲明天的成功。在這方麵,居裏夫人也是我們的榜樣,為了不使來訪者拖延拜訪的時間,她從來不在會客室裏放座椅。還有愛因斯坦,76歲那一年,他病倒了,有位老朋友問他想要什麼東西,他說:“我隻希望還有若幹小時的時間,讓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不要問,為什麼他們成功了,我們卻如此凡庸?或許我們應該換一個問題,為什麼他們在拚命努力的時候,我們卻在無所事事?
道理就是如此簡單,你的時間花費在哪裏,你的成就就在哪裏。時間,天天都是二十四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聰明和氣力,給懶散的人隻留下一片悔恨。
實現夢想,沒有什麼獨門秘訣,唯一的方法就是在每一個“今天”做最大的努力。
5時間有限,把生命消耗在最值得的事情上
一天又一天,不論我們在做什麼,時間總是流淌不止,可是,隻有那些我們用來做有價值的事情的時間,才是真正屬於我們的時間。
人生幾十年,看似漫長,實則轉瞬即逝。那麼,這有限的生命該怎樣度過,到死去的時候我們才不悔此生呢?
有人一生碌碌無為,到死去的時候後悔。這完全在我們的意料之中。可是,有人名利雙收,到死去的時候也後悔。他們到底為何後悔?人生又到底怎樣才能無悔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個富翁懺悔的故事:
有一位神父,曾主持過一個讓他記憶深刻的懺悔。
懺悔者是一個富翁,他對神父說:“假如我不是被某種樂趣所吸引,不是純粹出於個人的願望,而是受到別的什麼因素的支配,我想我會一事無成。”
神父不解,請這個富翁繼續說下去。富翁說:“我從小就很喜歡賽車,從小就研究它們,改裝它們,長大後也一直從事與賽車有關的生活,這種愛好和工作結合為一體的感覺非常好,非常快樂,最重要的是,我還從中賺到了很多錢。”
富翁停頓了一下,最後對神父說:“我真的沒有什麼可懺悔的,我隻想告訴年輕人,按照自己的夢想去生活吧!”
當天晚上,神父給報社寫了一封信: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才不會後悔?做到兩點就夠了,第一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第二就是想辦法從中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