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一直走下去,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2)(1 / 3)

許多時候,失敗者之所以會失敗,並非輸在能力與機遇上,他們之中也不乏艱苦的勞作和智慧,而是輸在了意誌力上。在兩個其他條件都相同的人中,意誌力的強弱,往往決定了一個人是否能夠走得更遠。與失敗者相比,成功者僅僅是多了一點堅持和忍耐,有的時候是一年,有的時候是一天,有的時候僅僅隻是一聲雞鳴。

人們對於成功秘訣的談論實在是太多了,其實成功根本沒有什麼訣竅。成功的聲音一直在芸芸眾生的耳邊縈繞,隻是沒有人理會它罷了,它反複講的隻有三個字——意誌力。無論是誰,隻要聽見了這個聲音並且用心去體會,就能獲得足夠的能量去攀越人生的巔峰。

4每一次的跌倒,都為了更好地看清楚腳下的路

失敗不是跌倒,而是跌倒了再也爬不起來;失敗也不是世界末日,因為一次跌倒並不能因此而致命。一次次地跌倒,一次次地反省,一次次地爬起來,才能看清腳下的路,才能一次又一次地戰勝自己。

有一位年輕人行走在暴風雨中,路麵十分泥濘,就在途中跌倒了,他爬起來繼續向前走,可沒過一會兒又跌倒了。幾經反複,他終於趴在地上不再起來,還自言自語道:“就算爬起還要再跌倒,幹脆趴在地上算了。”

一個人不可能永遠都一帆風順,倘若跌倒了,就不再起來,那這輩子就什麼事也幹不成。而那些跌倒了再爬起來的人,總會有到達勝利巔峰的那一天。

讓我們來看看一個人的簡曆:

9歲時,母親去世。

22歲時,經商失敗。

23歲時,競選州議員落選。

同年,工作沒了。想就讀法學院,但沒有獲得入學資格。

24歲時,向朋友借錢經商。

同年年底,再次經商失敗。接下來,他用了16年的時間才把債還清。

25歲時,再次競選州議員,這次他贏了。

26歲時,訂婚後即將結婚的時候,未婚妻死了。

27歲時,精神完全崩潰,臥病在床6個月。

29歲時,爭取成為州議員的發言人——沒有成功。

31歲時,爭取成為選舉人——落選了。

34歲時,參加國會大選——又落選了。

37歲時,再次參加國會大選——這回當選了。

39歲時,追求國會議員連任,失敗。

45歲時,競選美國參議員,落選。

47歲時,在共和黨內爭取副總統的提名——得票不足100張。

51歲時,當選為美國第16屆總統,成為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這個人就是林肯。林肯自生下來就一無所有,他一生中跌倒了許多次,他也曾經感到絕望,但他還是一次次地爬了起來。在競選參議員落敗後,林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此路艱辛而泥濘。我一隻腳滑了一下,另一隻腳也因而站不穩;但我緩口氣,告訴自己,這隻不過滑了一跤,並不是死去而爬不起來。”

每個人都會跌倒,可不一樣的是,有的人跌倒了還能堅強地站起來,他無疑是個強者;有的人跌倒了卻再也爬不起來,他無疑是個懦夫。

這個世界上,其實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強與不強。倘若你被一棍子敲蒙後,就倒地不起,別人隻會更加嘲笑你,而你自己也會把挫折當成失敗,甚至沒有追求勝利的勇氣。可是,倘若你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就會比原來站得更穩、更牢。那麼,你就是人生的贏家。

1882年,梅西出生於波士頓,年輕的時候曾出過海,後來開了一間小雜貨鋪,賣些針線,不久鋪子就關門大吉了。一年後,他又開了一家小雜貨鋪,仍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