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一直走下去,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3)(2 / 3)

夢想選定了,就一直走下去,從不間斷。隻要平實地去做,自會水到渠成,功德圓滿。那些不肯持之以恒,踏實用功,希求速效的人,正像國王一樣的愚蠢可笑。

成功學中有一個“蘑菇定律”,簡單來說就是大多數人剛開始工作或創業時,都像一株被置於陰暗角落的蘑菇,或者被人忽略,或者不受人重視,弄不好還被人有意無意地踩上一腳(各種挫折)。但這沒什麼不好,當上幾天“蘑菇”,經曆一些挫折,能夠消除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讓我們更加接近現實,更加理性、踏實地去追求,去努力。“蘑菇”的經曆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就像蠶繭,是羽化前必須經曆的痛苦過程。

我們都學過那篇古文: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最後作者孟子得出了一個結論——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當然沒得懷疑,但我們稍微轉換一下視角就可發現,這些古代著名成功人士在成功之前也都做過“蘑菇”。這樣一想,你還有什麼不開心的呢?

當然,這不能從本質上解決問題。養心固然重要,但是再怎麼開心的“蘑菇”終究還是“蘑菇”。不想想怎麼突破現狀,你恐怕真的要死於安樂了。

如何突破呢?無他,心態上我們一定要學會知足,但在行動上我們永遠都不能知足。很多年輕人剛剛走出校園時,總是對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認為自己一開始工作就應該得到重用,就應該得到相當豐厚的報酬。但眾所周知,由於剛剛踏入社會的人缺乏必要的工作技能和相關經驗,根本無法委以重任,薪水自然也不可能很高,於是他們就有了許多抱怨。一旦得不到重用,工資也達不到他們的預期,在象牙塔裏編織的夢想立即就會破滅。信心也沒了,熱情也沒了,工作上能應付就應付,能少做就少做,最終破罐子破摔,平庸一生。因此,無論是誰,剛起步時都必須消除不現實的幻想,必須意識到沒有任何工作是卑微的。即使有些工作確實有些不體麵,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們之所以沒成為狀元,甚至沒成為秀才,根本原因還在於我們努力得不夠,在於我們不夠強大。

美國有一句諺語:想讓火雞崇拜你,那就把自己練得像鴕鳥那麼大。我們則說,想讓別人注意你,重用你,讓成功青睞你,那就先把自己變成一株足夠大的“蘑菇”。

俞敏鴻創建新東方,經過了電線杆貼條招生、租用漏雨的破教室、免費讓學生來聽課這樣艱苦的過程,才一步步發展成今天龐大的教學體係,發展成巨大的教育集團;魯冠球剛開始創業沒有政策支持,他就去火車站揀煤渣、走街串巷收廢鐵;李嘉誠剛開始辦塑膠廠一人身兼數職,別人幹8個小時他就幹16個小時……你可以期盼任何一件事情,但對於成功,永遠都不要指望能夠擺脫奮鬥的過程。隻有過程的積累,才有最後的成果。隻要平實地做下去,自會水到渠成。所謂的好運氣,其實就是一直一直走下去,直到成功為止。

8在自己的世界堅定前行

人,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隻有做自己想做的事,你才能從中體會到快樂,也才會變得更加努力。一個人隻有在屬於自己的世界裏,才能釋放生命內在的潛能,才能完成上天賜予的與生俱來的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