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8章 大火特火(1 / 2)

無論是第五維度空間還是現實世界,似乎隻要有華夏人的地方,就有武俠。

縱觀華夏數千年曆史,對於武俠的描述層出不窮。

既有“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的狂傲不羈,也有“一身轉戰三千裏,一劍曾擋百萬師”的威武豪邁;既有“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的綿情愁腸,也有“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灑脫寧靜。

武俠就是華夏人的英雄主義,是一個堅守了千年的白日夢,是永遠也無法撫平的豪邁與激情。

武俠為何如此盛行,甚至經久不衰?

李悅以為大抵是因為,每個人心底深處都有一個英雄夢。

從《莊子雜記盜蹠》、《燕丹子》,太史公的《遊俠列傳》和《刺客列傳》,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搜神記》,唐傳奇中著名作品《聶隱娘》、《昆侖奴》、《紅線》、《虯髯客傳》等,宋元時期武俠文化雖然有所衰落,但到了元末明初,《水滸傳》、《三國演義》兩部巨著悍然出世,讓武俠文化達到了一個巔峰。從文言變成白話,從短篇變為長篇,演義類章回體開始盛行,也標誌著武俠創作的成熟。

直至帝國建立,期間雖也經曆過東西方文明、文化大碰撞,但武俠文化一直根植在民眾心底,演義類章回體的俠義是層出不窮。這大抵都是因為在動蕩的社會中,人們對現實的無奈,又看不到希望與出路,隻有寄情於那些鋤強扶弱、伸張正義的俠客身上。

是的,帝國民眾心目中所謂的俠客形象就是簡單的有仇報仇、不畏強權、本領非凡的江湖人。

這種印象在人們心底簡直就是根深蒂固了!

哪怕是經過一兩百年演化,俠義有了更細致的分支,分為了“社會反諷派”、“幫會技擊派”、“悲劇俠情派”和“奇情推理派”等派別和方向,但事實上還是沒有掙脫傳統俠義的藩籬。

李悅抄來的這本《射雕英雄傳》雖然僅僅隻上市了第一冊,但依然引起民眾熱議,除開他自身名氣的加成,事實上跟這本書的風格也有很大關係。

首先,大氣!

是的,翻看書頁細細閱讀文字,撲麵而來的就是一種大氣磅礴的感覺。傳統的俠義雖然也有依附於曆史來寫的,但無外乎清官貪官間爭鬥、懲惡揚善之類的,如《射雕英雄傳》般引入宋金國仇家恨、民族大義背景的卻寥寥無幾,第一冊中出現的江南七怪作為配角,江湖人物,竟然都有著強烈的民族氣節,這對於民眾江湖人物觀感的刷新簡直就是顛覆性的。

其次,正氣!

《射雕英雄傳》裏塑造的“俠”,無論是大俠或是俠,都充滿了憂國憂民悲憫人的人文關懷;俠的武功,表麵是華麗奇巧的招式,內在是儒家的仁義道德。丘處機為了找到義士遺孤,能不避艱難追殺段德,不惜同得罪江南同道,也要找焦木大師要人;江南七怪一諾千金,為了義士遺孤,背井離鄉遠走大漠,一去便是十多年。這些人物的塑造,無疑刷新了武俠的定義。

正因為這種不同,所有買到的讀者在翻看之後,先被文字吸引,接下來就會被一個個出現的人物震撼,再然後那些華麗的招式名頭以及由黑風雙煞帶出的《九陰真經》和全真教功法讓所有人耳目一新,看完第一冊《射雕英雄傳》後,市麵上那些你一拳我一腳或是動輒刀劈劍刺的俠義武功招式突然間全都成了塚中枯骨,徹底被大家鄙棄了!

“感覺看完悅爺的新書,我整個人都升華了!”

“悅爺,趕緊的出第二冊吧!我,我兒子,我媳婦,我爸,我媽,我爺爺,我奶奶,我姥爺,我姥姥,我太爺……,大家全都等著看第二冊呐!”

“羨慕樓上五世同堂!”

“樓上別歪!另外同求《射雕英雄傳》第二冊!”

“看過悅爺的新書,感覺再也看不下其他武俠了!”

“除了名字土了點兒,悅爺的新書沒毛病!”

“我能學生看不懂麼!?”

“樓上趕緊做作業去,字兒都還沒認全看啥!”

“一點兒專業意見哈!從悅新書裏那些招式和武功名稱我感覺到了他滿滿的誠意,對比起來,那些寫了好幾十年還是翻過來覆過去炒什麼通臂拳、鐵砂掌的作者們,你們難道不汗顏嗎!?”

“對悅爺的新書,我隻能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好看!”

“樓上好像用了五個字!”

“讚!”

“……”

“樓上跟樓上的樓上是倆逗比!鑒定完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