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麒麟是指哪種動物(1 / 1)

麒麟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作為吉祥的象征。據說,它形狀像鹿,獨角,全身披鱗甲,尾像牛。這自然是幾種動物特征綜合而成,自然界中並不存在,隻是人們想象的產物。

不過,即使是想象,也是要以一定的自然界中的生物為根據的。

《漢書·武帝紀》顏師古注:“麟,麇身牛尾,狼頭,黃色,圓蹄,一角,角端有肉。”晉人陸機著的《毛詩疏義》中說:“麟,麇身,牛尾,馬足,圓蹄……角端有肉。”宋人《事類統編》中說,麒麟“身滿雪,尾生鳳,聳肉角,蹴馬蹄。”這也就是說,麒麟身體像獐,尾巴像牛尾巴,腳像馬腳,頭上有肉角,身上有白色斑點,腳下有蹄跑得很快……

再看,麒麟的習性。《公羊傳·哀公十四年》載:“麒者,仁獸也。”

《毛詩陸疏廣要》中寫道:“有足者宜蹄,唯麟之足可以蹄而不蹄,是其仁也。有額者宜抵,唯麟之額可以抵而不抵。有角者宜觸,唯麟之角可以觸而不觸。”古代儒家還認為麒麟是能體現仁的思想的瑞獸。看來麒麟相當溫馴。

晉代葛洪著《抱樸子》中說:“麟不吠守。”意思說麒麟不會叫。那麼,動物界中哪種動物具有這樣的外形和習性呢?

這好像是長頸鹿。它身上似豹斑,有尾有蹄,角不脫落,披有毛皮,看去像肉疙瘩,跑的速度快,每小時達50千米,比馬還要快。

而且,長頸鹿很溫馴。它很少主動進攻,甚至反抗自衛能力也很弱。一次,在納米比亞的埃托沙盆地裏,一隻獅子找上了一隻長頸鹿。長頸鹿一見獅子就立即逃跑,但獅子很快趕了上來,跳到它的後頸上,一口咬住長頸鹿的頸椎骨,身體高大的長頸鹿居然沒做什麼反抗就栽倒了。當然,當生命受到威脅時,有時長頸鹿也會用腳踢對方。

長頸鹿沒有聲帶,隻會發出很微弱的呻吟聲,幾乎可以算是啞巴。它是用尾巴進行通信聯絡的。

在日本,它們很早就把長頸鹿譯為“麒麟”了。

……

許多專家學者經過多方考證,認為古人所說的麒麟就是指長頸鹿。1958年,郭沫若先生寫的《詠黃山靈芝草》一詩中有一句“獸中早已出麒麟”,在其後注明:“麒麟,即長頸鹿。”這一曆史之謎似乎被郭先生一語道破了。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史記·孔子世家》記載: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魯哀公帶領家臣們到大野(相傳為今山東嘉祥縣麟堆)打獵,大夫叔孫氏的車手鈕商獲得了一隻怪獸,孔子看了說:“這是麒麟!”並歎息道:“吾道窮矣!”

《公羊傳·哀公十四年》也記載:孔子見到麒麟以後,“反袂拭麵,涕沾袍”。據說孔子作《春秋》,因獲麟而絕筆,因而《春秋》也稱《麟經》。長頸鹿產於非洲,顯然孔子看到的麒麟不是長頸鹿。

應該說,麒麟是指長頸鹿的說法有比較充足的證據。那麼,是否孔子看到的麒麟與後來人們所說的麒麟不是指同一動物呢?如果是這樣的話,孔子見到的麒麟又是指哪種動物呢?這依然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