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匈奴使節退下後,衛青大將軍上前奏道:“皇上,不可和匈奴和親。”武帝問道:“有何不可?”衛青道:“匈奴人生性凶殘,好勇善鬥。他們正處在新舊政權交接之際。假借和親之名,實為要贏得喘息之機。待他們政權鞏固,必來犯我境。不如趁他們天下未定之際,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一舉擊潰他們,免除後患,還我大漢一片安寧。”衛青話音剛落,這邊丞相東方朔站出來道:“聖上,萬萬不可輕易動武,和親為上策。”漢武帝問道:“卿家有何高見?”東方朔道:“稟聖上,戰爭隻會增加百姓的負擔,就算能勝,也會對天下造成分崩離析之勢,既然匈奴肯來和親,為何不可呢?如果我們不答應,以兵戎相見的話,理虧的是我們。如果我們答應和親,匈奴再來攻我們,則理虧在於他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望聖上三思。”頃刻之間,文武百官開始展開唇舌之戰,或戰或和,雙方各有言辭。漢武帝心中也頗為猶豫。見百官議論不休,連忙止住,宣布退朝。
漢武帝退朝後,坐在龍輦思索著,不知不覺來到**。皇後迎了上來,扶漢武帝坐定,見漢武帝緊鎖眉頭道:“不知皇上有什麼難事,讓臣妾分憂。”漢武帝望著皇後道:“今日匈奴來和親,百官意見不一,朕不知如何決斷。”皇後笑道:“皇上何其英明果斷,難道這點小事還讓皇上操心啊!”漢武帝聽其口氣,似乎皇後有主意,鬆了眉頭道:“皇後有什麼主意盡管說。”皇後道:“臣妾又有什麼主意啊!但是臣妾想,隻要有利於漢室就可行。**公主甚多,嫁一個給單於又有何不可呢!況且本朝已有先例,又不必動我漢室一兵一卒,這樣算來,我們並沒有失去什麼,相反,我們得了民心,那對皇上的統治是百利而無一害。舍一人而利萬民,是英明之主所為啊!”漢武帝聽後,愁眉頓解,緊握皇後的雙手,笑道:“皇後真是朕的賢內助啊!”皇後道:“隻要能為皇上分憂,臣妾萬死不辭。”漢武帝道:“隻不過由哪位公主願為單於的閼氏呢?”皇後道:“先帝與麗妃所生的寒煙公主,在諸公主中年齡是最大的一個,如今已二十歲了,不如遣她去匈奴和親。”漢武帝道:“甚好,宣寒煙公主。”
一會兒,寒煙公主便被一宦官領到漢武帝和皇後前麵。漢武帝道:“朕要你遠嫁匈奴,消除兩國戰爭的威脅,成為兩國交好的使者,不知你意下如何。”寒煙公主跪道:“臣妹身為漢室宗親,能消彌兩國兵燹,造福天下蒼生,為我漢室出一份力,已深感榮幸,一切由皇兄定奪。”漢武帝想不到寒煙公主答得這麼爽快,有點出乎意料之外。但是,既然寒煙公主答應了,漢武帝也不再多說,立即下旨為公主婚事準備。次日,召見匈奴使節,叫他回去讓單於準備,公主不久送到。匈奴使節叩頭謝恩,並派副使節趕回匈奴報信。皇室嫁女,非同小可,經過一個月的準備,已諸事辦妥。漢武帝下詔,令趙慎為大漢賜婚使,令施仲為護婚將軍,領一千軍馬,另派一等大內侍衛雷明率十二名內廷侍衛,沿途貼身保護公主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