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結局(1 / 2)

婚期定在了來年的四月。到那個時候,夏半山去世正好有三年,蕭氏為亡夫守孝三年再改嫁,說出去無損名節。

蕭氏是寡婦再嫁,杜衡生性不喜熱鬧,兩人有誌一同的決定成親的時候一切從簡。

依著蕭氏的心思,連客人都不用請了。隻在府中擺幾桌喜宴,自家人坐在一起喝頓喜酒也就罷了。

夏雲錦聽了蕭氏這番打算,忍不住笑了起來:“娘,你想的也太簡單了。這事一旦傳出去,不知有多少人要搶著來喝喜酒呢!”

夏家有太子府和安國侯府撐腰,壓的周王兩家喘不過氣來,又和兵部簽訂了長期提供戰馬的合約。如今已經是京城最出名的商戶,一舉一動都會惹來眾人的密切關注。蕭氏身為夏家的當家主母,改嫁一事無論如何也瞞不過別人。隻要是有心和夏家交好的,絕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再說杜衡吧,他如今深受皇上器重,又執掌著太醫院。上趕著想巴結討好的人絕不在少數。若是那些人知道他要成親了,焉能不登門道賀?

再有衝著她和蕭晉兩人來的賓客,這麼加加減減的一算,客人絕不會少到哪兒去。

蕭氏聽了這些,半晌都沒說話。

“這也沒什麼可擔心的。”夏雲錦看出蕭氏心裏的擔憂和不自在,忙笑著安慰道:“你為爹守孝三年才改嫁,沒人會在背地裏說三道四。再說了,連我和大嫂都沒反對的事,別人有什麼資格指手畫腳。你盡管放寬心等著出嫁就是了。別的事情有我呢!”

夏雲錦這麼一說,蕭氏就像吃了顆定心丸似的,羞澀的嗯了一聲。

夏雲錦咳嗽一聲笑道:“其實,我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和你商議,是和大嫂有關。”

蕭氏一怔:“你大嫂怎麼了?”

“事情是這樣的......”夏雲錦低聲將武濬對周蓉有意一事說了出來:“郡王對大嫂一見鍾情,托我從中牽線搭橋。大哥走了也快三年了,大嫂以冥婚的禮節嫁到我們夏家來,也算對大哥有情有義。可她還這麼年輕,總不能一直這麼守下去。如今有這麼好的人選,還是早日改嫁的好。”

蕭氏乍然聽到此事,十分震驚。再細細的思忖片刻,也覺得夏雲錦的話極有道理:“你說的對,蓉娘今年才十八歲,正是女子一生中最好的年華,不應該就這麼守寡。既然郡王對她有意,你不妨從中多撮合。”

夏雲錦笑道:“既然娘也讚成此事,那我就放心了。對了,你在大嫂麵前先不要說破此事。她的脾氣你也是知道的,要是讓她知道了郡王的心意,隻怕連見都不肯再見他。”

還是用那招“日久生情”最為穩妥。“開門見山”絕不適合用在周蓉的身上。

蕭氏含笑應了。

......

周蓉一開始確實沒察覺出什麼不對勁來。

夏雲錦邀她去侯府,她便高高興興的去。可奇怪的是,為什麼每次都會“巧遇”那個郡王武濬?

武濬和蕭晉情同兄弟,出入侯府是常事,巧遇也是難免。可一次兩次也就算了,次次都遇到就太誇張了吧!而且,武濬總是找機會和她說話。她出於禮貌隻能應付幾句。武濬最擅長的就是得寸進尺,竟開始直呼她的閨名。

周蓉就算再粗枝大葉,也漸漸留意到武濬目光中異樣的熱度了。

這種事情不便挑明直說,周蓉應對的方法也十分簡單。夏雲錦再邀她過府的時候,就推說身子不適。

然後,夏雲錦蕭晉夫妻兩個就回來“探病”。

他們兩個回來也就算了,那個武濬也跟著一起來算怎麼回事?更詭異的是,蕭氏竟也沒覺得這有什麼不妥,熱情的留了武濬一起吃午飯。

武濬順理成章的吃了午飯,東拉西扯磨蹭了許久才依依不舍的隨著夏雲錦蕭晉走了,臨走前,還用灼熱的目光深深的看了周蓉一眼。

周蓉思來想去,終於按捺不住了。第二天便去了侯府,鄭重的問夏雲錦:“三妹,我有件重要的事情問你。”

夏雲錦早有心理準備,笑眯眯的說道:“你是要問郡王的事情吧!”說起來,周蓉也確實夠遲鈍了。這都見了不下七八回了,才反應過來。

周蓉壓根沒料到夏雲錦會是這樣的反應,反而楞住了:“你怎麼知道?”

“我當然知道。”夏雲錦麵不改色的應道:“因為郡王之前曾經央求我為你們兩個牽線搭橋,這麼多次見麵都是我刻意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