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聽說過細菌,但是你聽說過納米細菌嗎?它和我們說的細菌是一類的嗎?它是天然的還是人工合成的呢?其實,納米細菌就是眾多細菌中的一種,隻是它的體積非常小,它通過濾菌膜的下限尺寸隻有0.1~0.4微米。納米細菌是革蘭陰性菌,屬於蛋白細菌類,呈球狀或球杆狀,細胞壁厚,無莢膜與鞭毛結構,直徑隻有0.2~0.5納米。隻有通過電子顯微鏡和其他的高分辨率的顯微鏡,如原子顯微鏡才能發現它的存在。它的個頭很小,但是它的生命力很頑強,在高溫、強酸等條件下仍能存活。不過,納米細菌不能用普通微生物培養液進行培養,需要用細胞培養基培養。
生物學家通過對納米細菌的研究發現,健康人類血清中的納米細菌以複合碳酸鈣為主要成分,它不包含DNA或RNA。因此,推斷它不是以生物方式生成的。關於這個說法,之前也有人做過相關的研究,但是沒有給出納米細菌的化學構成。然而,此次的研究結果提出了一個納米細菌生長的化學模型。通過觀察,納米細菌在PH值7.4的生理性鈣磷濃度中能形成羥磷灰石碳酸鹽結晶,並且會產生堅硬的鈣化外殼,覆蓋在菌體的周圍。因此,人們能通過改變碳酸鈣沉澱所需的基質,去控製納米細菌生長的速度和形狀。另外,科學家還發現,羥磷灰石隻在特定狀態下,比如與抑製晶體生長蛋白質混合時,才聚集在納米細菌周圍,說明羥磷灰石並非納米細菌生長所必需。這也使得納米細菌的生長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納米細菌能感染細胞,發生細胞內外鈣化,並且還具有明顯的促成核作用,同時它會分泌一些細胞毒素及細胞因子(如內毒素、脂糖、白細胞介素等),從而引起被感染細胞的死亡。另外,納米細菌比較難分裂、染色和固定,並且沒有尿激酶和堿性磷酸酶活性。如果把它放在室內有大量射線進行照射的條件中,16小時之後,就能抑製它的生長。
另外,納米細菌還與一些疾病有關係。近年來它被認為與腎結石、膽囊結石、動脈粥樣硬化等病理性鈣化疾病的發生有一定的關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它和這些疾病到底有怎樣的關係呢?
據研究表明納米細菌能觸發細胞被吞噬,或者是細胞被非正常吞噬,從而引起細胞形成空泡,導致細胞可能發生非凋亡式的溶解。另外,通過透射電鏡掃描能夠清楚地顯示出,納米細菌與腎磷灰石結石的結構單元在大小及形態學方麵有很大的相似性,一般93.1%培養基中都存在著這種細菌。而且,由於納米細菌具有獨特的礦化能力,所以許多學者認為這種能力與骨骼外鈣化性疾病存在著病因學關係。後來,有學者對此進行體外實驗時發現納米細菌能攻擊某些纖維細胞,並發生細胞內外鈣鹽沉積,並且被感染的細胞還會出現核變性、核形態改變或細胞溶解等現象。納米細菌和泌尿生殖係結石、多囊腎、多囊肝、鈣化性主動脈狹窄、動脈粥樣硬化、軟化斑、硬皮病、關節炎、白內障、老年癡呆症、鬆果體鈣化、腫瘤及其他一些人體內組織的病理性鈣化和硬化的發生、發展有密切的關係。
那麼,納米細菌是怎樣導致這些疾病產生的呢?經過相關專家的不斷研究和探索,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麵的致病原因。首先是人體內存在著大量納米細菌感染;其次人體自身難以將納米細菌徹底清除;再次基因和環境因素增強了納米細菌的致病性。納米細菌並不和其他的菌種一樣,在很久以前就存在,它是近20年來新發現的一個菌種,它具有直徑小和礦化能力強的特點,並且它還能粘附、侵入、損傷腎集合係統的上皮細胞,形成細小的鈣磷結石。
由於納米細菌具有獨特的生理特征,目前對它的研究比較少。而它在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並且,其中的大部分疾病還是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腎結石是其中最常見的疾病與多發病。因此,要想解決這些病症,必須先要弄清楚納米細菌的主要致病原因。由於還沒有更多、更深層次的探索,所以這還需要人類在納米細菌上做更多的研究。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們一定能夠確定納米細菌的病因。因為隻有這樣,才能為這些疾病的預防與治療提供新的、簡單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