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雷達
雷達是人們根據蝙蝠利用超聲波“回聲定位”的原理發明的,屬於一個仿生學的範疇。蝙蝠的這種利用超聲波定位測距的身體結構,是自然界中最完美的生物聲呐。而雷達則模擬了蝙蝠的“回聲定位”方法,隻是不像蝙蝠那樣用聲波來定位和測距,而是改用傳播速度最快(聲波速度=340米/秒,電磁波速度=30萬千米/秒)的電磁波來進行定位和測距。可以說,蝙蝠就是現在雷達的最初“原型”。
雷達這個概念最早形成於20世紀初。中文的“雷達”是英文“radar”的音譯,意思是無線電檢測和測距。
雷達是利用電磁波來探測目標和物體位置的一種無線電設備。電磁波同聲波一樣,一旦遇到障礙物就要發生反射,我們所用的雷達就是利用電磁波的這個特性來進行全天候工作的,而聲呐則是利用聲波在水下進行工作。
雷達所起的作用和眼睛十分相似,都是為了能夠迅速“看見”遠處不容易發現的物體。它的信息載體就是無線電波。事實上,不論是可見光還是無線電波,它們在本質上都是同一種東西—電磁波,而且它們都以光速傳播,差別隻在於它們的波長不同而已。電磁波的波長越短,它傳播的直線性就越好,並且反射性能也越強,因此,雷達大多采用那種波長最短的電磁波—微波。
雷達的天線像一個豎起來的巨大鍋底。它能通過雷達設備上的一種發射機向一定的方向有規律地發射出一種不連續的無線電波。每次發射持續的時間約為百萬分之一秒,而兩次發射的時間間隔大約是萬分之一秒,後者是前者的100倍。這樣,發射出去的無線電波隻要遇上了障礙物,它就可以在這個時間間隔內被反射回來,而這個像鍋底似的雷達天線就能接收這個反射波。雷達天線把接收到波立刻反射送往接特殊的收設備迅速進行處理,我們通過處理結果,就能知道有關目標物體的某些信息(如:目標物體和雷達間的距離、距離變化率或徑向速度、方位、高度等)。然後我們就可以從雷達上的指示儀器準確無誤地判別出前麵有無飛行器或艦艇以及其它一切障礙物,這就是我們人類製造出來的雷達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功能了。
2.玩轉雷達
自從人類發明出雷達後,它就夜以繼日地代替人類,注視著這個世界空域內的每個角落。雷達具有很多的優越性,當代雷達的主要特點有以下九個方麵:
(1)現代雷達可以同時運行多種不同功能和任務,如:搜索、探測、識別、跟蹤、照射目標和跟蹤、製導導彈等多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