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暈船的症狀及防治(1 / 1)

船隻在水麵上航行時,由於受到風浪的作用,船舶會不規則地顛簸、搖晃、振動,使人內耳前庭平衡器官受到異常刺激,從而引起脈搏、血壓和呼吸頻率發生變化,甚至出現眩暈、皮膚蒼白、出冷汗和惡心嘔吐等一係列植物性神經反應和體征,這些都是暈船的症狀。

輕度暈船者主要以惡心、嘔吐等胃腸不適症狀為標誌,暈船者伴有疲乏、眩暈和嗜睡等感覺,可以進行船上勞動作業,但不能集中注意力,操作的準確性與效率也會有所下降;中度暈船者不僅有胃腸不適等症狀,還會反複出現嘔吐等症狀,部分海員還伴有視物模糊、前額劇痛等,短時間內喪失勞動作業的能力。嚴重暈船者,上述症狀程度加劇,連續嘔吐,導致失水和電解質紊亂,部分海員出現少尿或血液酮體、PH值及堿儲備增高等變化,由於體力消耗較大,因此,幾天之後才能完全恢複,而且這期間不能進行正常海上勞動作業。

對於暈船的預防與治療,主要是船上乘員在航行時,要盡量減少誘發因素,這可以有效地延緩暈船的發生以及症狀的減輕。船員要保持勤通風,使艙內空氣清新,並保持適宜的溫濕度。應注意消除各種不良的心理因素,如抑鬱、悲傷、害怕和焦慮等,積極地調整身心狀態,避免過度疲勞等。調整飲食結構,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如稀飯、麵包、各種小菜及新鮮水果和蔬菜等,不要過飽或過饑。減少在船上的活動時間,注意臥床休息,如正在值班,可調整呼吸節奏,盡量避免觀看窗外的活動物體。同時,船員還可以借助抗暈船的藥物來緩解暈船症狀。現在,常用的防暈船藥物主要有抗膽堿藥、抗組胺藥與複合製劑(如複方暈海寧)等。通常抗膽堿藥和抗組胺藥會伴有視物模糊、口幹、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等副作用,因此,不適合於值班海員服用。複合製劑中,我國海軍醫學研究所研製的“抗暈靈”和南通醫學院研製的“新克暈”對防暈船比較有效,而且沒有副作用,適合於廣大海員服用。

一般來說,長期從事海上作業的老海員、漁民不容易暈船,或暈船的症狀較輕。中等風浪的條件下航行,約有80%的人暈船,5小時後,暈船發生率明顯下降,這說明海上航行是可以逐步適應的。但是,人體對暈船適應能力的獲得隻是暫時性的,因此,提高海員機體對暈船的適應能力的有效方法便是反複鍛煉,特別是長期間歇性的航行鍛煉是提高機體前庭器官穩定性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提高海員前庭器官穩定性的運動鍛煉主要有主動性鍛煉和被動性鍛煉兩種,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練習。主動性鍛煉主要有頭部快速運動體操、體位變化較大的體操、武術、輪滑、劃船、跳水及田徑運動中的鐵餅、鏈球等內容;而被動性鍛煉則主要利用一些運動器械,進行刺激前庭器官的鍛煉,如秋千、浪橋、滾輪、轉椅和離心機等器械運動。長期堅持不懈地反複鍛煉可以使前庭習服,從而增強海員的防暈船、抗暈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