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四章(1 / 1)

重視要素供給和環境承載力上的“軟肋”,著力提高土地、水、能源等要素利用率,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采取綜合措施緩解資源供求矛盾,為永康市走出一條節約型、循環型、生態型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道路提供強力支撐。

(一)著力打造“生態永康”

以“萬裏清水河道整治工程”為重點,加強對庫區、河道、地下水水質水量的監測,加快城鄉一體化汙水處理係統的建設;以“百村整治工程”為重點,實現“六化”,加快建設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改善農村生活環境;以工業園區(開發區)為重點,完善固體廢棄物的集中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加強大氣汙染綜合整治,開展清潔生產活動,城區嚴格控製燃煤企業,嚴格控製小冶煉企業及汽車尾氣對大氣的汙染,改善城市居住環境。綜合構建清潔生產體係、人居體係、生態產業體係和生態文化體係,打造“生態永康”,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和使用,緩解生產要素製約。

(二)協力發展循環經濟

以稅收財政政策為杠杆,強化資源節約推動機製;以技術改造和成果轉化為手段,提高資源綜合利用能力。結合生態工業園區和先進製造業基地建設,重點加強五金機械的生態產業鏈建設,積極推行清潔生產,集中治理企業汙廢品。結合“百強市場”和“重點市場”建設,重點強化廢舊金屬市場的規模經濟,完善相關產業鏈接技術,實現資源的充分、高效、清潔利用。

(三)大力建設節約型社會

1.高度重視第一資源

以黨管人才為原則高度重視人力資源能力建設,強化市場對人力資源的配置機製和評價機製。通過內育、外引、借智等多種途徑集聚和培育以優秀企業家為重點的企業人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培養以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為重點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壯大以技師為重點的專業技能人才隊伍;采取綜合措施加強熟練勞動力的穩定供給和再培訓;以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工程”和“生態建設移民工程”為契機,普及和加強農村普通勞動者的技術技能培訓,構建與永康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總量平衡、結構合理、自我優化的區域性人力資源支撐體係。

2.高效整合土地資源

實行最嚴格土地管理製度,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嚴格控製耕地轉為非耕地;重點加強丘陵坡地等後備土地資源的整理開發,以“百村整治工程”為契機,積極開展宅基地置換整理,嚴格清查並依法處置閑置建設用地,盤活城鎮存量土地;繼續加強標準廠房建設,提高廠房容積率,鼓勵集約用地,提高投資密度和產出強度;配合城市空間拓展,加大土地宏觀調控範圍和力度,統籌規劃市區周邊中心鎮建設用地。

3.加速構建節水型社會

實施體製創新,支持水質水量及城鄉供水的統一管理,明確權責,優化配置水資源供給體係,積極深化水資源有償使用製度改革,推廣階梯式水價;以提高重複利用率為核心推進工業節水,以提高灌溉水利用係數為目標推進農業節水,以降低管網漏失率為核心推進生活節水;以“千庫保安工程”和“萬裏清水河道整治工程”為重點,加強水庫建設與河道整治力度,提高蓄水能力,建立健全水環境生態保護體係;以“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為重點,加快城鎮水網鋪設,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

4.加快推進能源建設

按照“積極平衡、適度超前”的指導思想,以220KV倪宅輸變電工程和110KV變電站的網絡布點為重點,著力加快電源電網設施建設;準備應急預案,加強有序用電工作,緩解用電緊缺矛盾;嚴格控製高能耗產業盲目發展,對冶金、水泥、玻璃等行業進行適度調控,鼓勵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推廣應用節能節電的技術和設備;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為重點,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加快天然氣等替代型能源的利用步伐,適時建立安全、衛生、高效的燃氣供應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