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以身份地位定冷熱
不論對方身份如何,大人物和普通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也是一樣。如果隻是在一般的家宴桌上,隻要不是什麼特殊需要,那麼就可以隨意一點,沒有那麼多的要求要遵循。因為和藹的氣氛能有助於調節彼此之間的氣氛,甚至可以調節“官”與“民”關係。
如果我們總是按照尊卑由此顧此失彼的話,就很容易讓氣氛變得僵硬,而且客人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緊張起來。這樣一來,不但主人顯現的很尷尬,而且一頓飯下來,客人之間也會覺得非常不舒服,由此為你的人際交往帶來非常大的不便。
(2)不要以親疏定冷熱
中國有句古語,叫做“一人向隅,舉座不歡”。一般情況下,在宴席上的客人大都懷著欣喜的心情。而且他們的目的隻是為了和朋友們聊聊天,說說近況,對於吃喝倒沒那麼在意。隻要主人能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客人,那麼,家宴桌上的“皆大歡喜”是不難做到的。
但是往往在一些宴席上,有時與主人關係比較親密的那些人,主人仿佛更加熱情,而那些關係一般的人,主人仿佛有些不冷不熱。這樣一來,弄的整個宴席變為了“火”與“冰”的局麵,弄的大家相互之間親親疏疏、冷冷熱熱。
所以,在宴席上與人交往時,不要一味地去討好身份尊貴的那一個,而冷落甚至不理睬地位稍低的人,一定要平等對待,充分顯示出你的誠摯內心。特別是在有三個人的飯桌上,肯定有一個人會是“陪客”。如果在應酬過程中,這位“陪客”遭到了冷落,在心裏產生不被重視的感覺,那他的心裏將會是非常尷尬的,而且以後他便會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不再出席這樣的場合。如此一來,你很有可能會失去將來可能對你有所幫助的好朋友。
因此,我們應該適當地讓作為“次要者”的“陪客”參與到談話中來,這樣不僅可以打消“次要者”的尷尬,同時還可以為你贏得朋友的心。並且通過你的介紹,“次要者”可能還會因此而結交到你旁邊的這位朋友,由此一來,關係網就會更加大了。
通常情況下,讓“次要者”感到他的存在,我們需要做到:
(1)將話題放寬,照顧到所有參與者
在起話頭的時候一定要找一個大家都能聊的話題,不要因為自己喜歡某一個話題,就抓住不放,也不管別人是不是感興趣。更不要選你一個人了解的話題,別人都插不上嘴,隻有你一個人在哪裏胡侃亂吹,展現出無所不知的樣子。其中一點尤為注意,就是不要對某一個人貼耳小聲私語,這在無形中就會冷落了別人,影響喝酒的效果。
(2)常常示意“次者”喝茶或吃點心
不要總是把自己的目光投注到一處,常常向“次要者”表示一下問候,更能讓對方感覺到你親切大方的同時,把自己放在了心上。例如在酒會中,你可以時不時地向“次要者”詢問一下是否要添加茶水或者點心等,讓對方感到來自你真心實意的問候。
(3)切忌私語,把“次要者”拉進談話中來
由於此刻酒桌上的人都比較多,所以切忌單獨與某人竊竊私語。因為這樣會讓旁人覺得你沒有將他們放在眼裏,似乎還在搞一些“小團體”,為此弄的大家彼此心裏產生隔閡。有什麼話,我們應該盡量地說出來,而且讓大家共同參與到話題的討論中去。這樣才不會因此而招來大家的猜測,而且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會。
酒桌上的學問在某些方麵決定了一個人的成敗,一定不要忽視自己酒桌上的表現,不可厚此薄彼的怠慢任何一個朋友。一旦你能夠讓別人在酒桌上喝得心滿意足,那酒桌下的事也就好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