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尋良藥稚童誤食異草(1 / 2)

話說在東勝神州有一水草豐美,鍾靈毓秀之地,據傳曾有仙人於此地飛升,故而被當地人稱之為仙人山,山下有一小村,名曰仙人村。村中隻有十來戶人家,祖祖輩輩靠耕作謀生。

此時正值盛夏,日在中天,金烏高懸,大地上塵煙滾滾,連半絲涼氣都沒有,仙人村一戶普通的民居中,一名十一二歲的少年拿上掛在牆上的鬥笠,轉身對著屋裏說道:“阿娘,我去山裏給你尋藥,你別擔心,晚飯時分就回來了。”

高屋深梁,即使外麵能曬得人出油,屋內仍舊是十分陰涼,一名麵露老態的婦人身穿夾衣正坐在一張小凳子上剝蠶豆,深綠色的汁液染得她枯枝般的手指一片狼藉,幾縷白發垂落下來遮住眉眼。她抬起頭,輕輕的咳了幾聲:“阿娘知道阿聲是個好孩子,但。”不等說完,又垂下頭去,歎息了一聲,繼續剝著蠶豆。

少年姓莫名聲,小名阿聲,在他五六歲時,父親不慎跌下村頭的河中淹死,自那以後便與自己的母親相依為命。小小年紀也學著如大人一樣種地插秧,田間地頭忙得不亦樂乎。可家裏畢竟缺少了頂梁柱,今年春上,一場倒春寒讓母親不幸病倒,雖然不至於臥床不起,卻總是纏纏綿綿不見好,整日裏也做不得重活,倒讓他一個半大小子擔起了養家的重任。

一推開門,阿聲便被熱浪逼得一個後退,他眯著眼看了看遠方,即使是這樣的大熱天,仙人山上仍是雲霧繚繞,隻是遠遠的看過去就覺得遍體生涼,不由得心曠神怡。忽然一道流光飛過,迅速沒入山中,阿聲心內一驚,捏緊了鋤頭,硬著頭皮向仙人山走去。

剛進入山腳,一股濕氣夾雜著清香撲麵而來,這就又是仙人山的一樣神奇之處了,不論夏日炎炎還是冬雪嚴嚴,仙人山總是這樣四季常青,四季如春。山中並沒有大的飛禽走獸,隻有些兔子獐子之類的小獸,山貨也並不豐富,加上仙人飛升的傳說,仙人村的村民們雖以此山為榮,卻並不經常入山。

阿聲此次是來尋一種隻生長在仙人山的‘仙草’,這種草無名無姓,根莖呈灰褐色,上有紅色紋路,生的十分低矮,大概隻有一掌長,一莖隻長了兩三片黃豆大的綠葉,生長在草木間十分不起眼。但據仙人村的口耳相傳,此乃仙人飛升之時所留仙草,能治百病,隻是十分稀少,尋常能得一枝便是萬幸。

仙人山上草木豐盛,阿聲扛著鋤頭隻顧著低頭在小腿高的草叢中尋找著仙草,不知不覺便向著深處慢慢行去。走了大約有一個時辰,忽然在草木沁香中多了一絲細細的甜香,十分誘人。阿聲聞到這陣香味,不由得腹鳴如鼓,剛吃過的午飯似乎已經消化得幹淨。

咽了一口唾沫,阿聲在草間捏起一顆平時放牛時愛撿來吃的野果扔進嘴裏,酸酸的野果不但沒有緩解肚餓,反而像是有一隻手從肚子裏伸出來掏挖著,腹部隱隱地疼痛起來。

畢竟人小膽大,阿聲略微定了定神,不退反進,循著甜香往前走去,一路上草木更盛,幾乎到了沒頂的程度,他深一腳淺一腳地踩在地上,雙手如劃水般撥開深草,就這樣走了有一炷香時間,忽然聽到一陣‘叮叮當當’的金玉撞擊之聲。

“莫不是遇到了仙人?”阿聲一邊這樣想著,一邊壓低身子,放緩了呼吸慢慢向前走去。又往前走了幾步,豁然開朗,隻見麵前出現一片廣闊之地,一名道士打扮的老者,須發皆白,手執一冊玉簡,身穿天青色道袍,足不點地,竟然是站在柔嫩的草尖,在老者正前方一丈遠處,有一名美婦人,同樣站在草尖上,身著淺綠色襦裙,手上挽著桃紅色灑金批帛,頭發鬆鬆的挽了一個烏雲髻,別著一支含苞欲放的桃花,眉間也畫著一朵盛開的桃花,那股甜香正是由女子身上散發出來。此時離得近了,阿聲隻覺得肚腸都要疼得翻轉過來了,隻能強忍著不發出一點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