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當你一路讀來,是不是有個畫麵,由那漁人往前劃船,看到一大片桃花林,見到鮮綠的草地、繽紛的落花。漁人繼續往前劃,一直到桃花林沒了,水也到頭了,見到一座山,山腳有個小洞,裏頭隱隱約約透著光,就下船,從那小洞走了進去。
如果你帶了攝像機,甚至能一路拍,都不必停,也不必回去剪輯,就成了。
而且因為它描寫得那麼自然、流利、平順,使讀的人像看電影,“一路”被吸引進去。
看了這許多,你下次寫遊記和參觀報告,不是也能照樣從容落筆、循序漸進,一路娓娓道來了嗎?
你家的饅頭
既然我們想一個東西時,可能連帶地想起上上下下的,或是利用上下文,幫助記起中間的,我們何不在記憶時故意拉大範圍?
相信你一定有這樣的經驗——
文章寫一半,有個字硬是記不起來,於是你想那個字的上下文。舉個例子,你忘記“浩”怎麼寫,於是在旁邊的紙上寫“‘’然正氣”“‘’‘’蕩蕩”,或是“聲勢‘’大”,利用過去已經習慣的詞句,來想中間忘掉的那個字的樣子。往往這麼做,就真想起來了。
相信你也有這種經驗——
人家問你某英文怎麼拚,你說出來了,但是不確定,於是說:“讓我寫下來看看。”當你把那英文文字寫出來,看看“很像”,才確認自己拚得沒問題。
中文字明明是每個字都獨立的,為什麼忘掉一個字,寫“上下文”會幫助記憶呢?英文字明明是拚音,照音拚就好了,為什麼還要寫出來,看“像不像”才能確定呢?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了。
我們常說中文文字是“圖畫式”的,所以一個字,譬如“我”,如果你少寫一筆,看來就像“找”。如果你忘記寫後麵那一“點”,連小學生都能馬上看出來:“少了一個點”。
於是有人說,這是中文與英文不同的地方。碰上美國人,譬如“international”(國際)這個詞,他一定要把五個音節都拚完,才知道對與錯。
這麼說好像有道理。但你試試看,刻意把international中間少寫一個字母,給老美看。他可能根本沒花時間拚,隻瞄一眼,就說不對。妙的是,他不一定能立刻說出少了哪個字母,反正覺得不對就是了。
為什麼?
因為他覺得不像他看慣了的international。
再舉個例子,你今天寫英文,想要寫“bigger”這個詞,但你忘了是“biger”還是“bigger”,又忘了母音後麵的規則。是不是不如把它寫出來,左看看右看看,像不像?
像不像什麼?
跟那“老美”一樣,看看像不像你平常讀書時見到的那個“bigger”。
由此可知,無論中英文,在我們記憶中都可以是“圖像”。
那個圖像可能是由好幾個中文字組合起來的,像是“浩浩蕩蕩”。也可能是一大段,像是《嶽陽樓記》中的“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有時候我們為了在腦海裏搜尋記憶,會用一整頁去想,想:我記得在課本上的左邊那頁……靠上麵……想到這兒,甚至會閉起眼睛去揣摩記憶中的影像。
加強記憶,就要利用這一點。如果你隻讀參考書,隻會背單字和條文,恐怕反不如看整篇課文,先了解意思,貫穿整個故事之後能記得牢。
因為那使你有更多可以“揣摩”與“追索”的途徑,使你心裏能有更完整的畫麵。其後再用參考書幫助“整理”和“加強”,才有用處。這也好比正餐與補品,哪有不吃正餐,隻服補藥的呢?
好!現在進入更實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