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你可以變得更聰明(1)(2 / 3)

用故事幫助記憶

如果你不愛讀死書,而能活學活用,筆試的成績卻總不好,也別自責,說不定你未來進入社會,把各方麵的長處加在一起發揮,就比別人棒了。

我在台北參加小學同學會,提到我已經跑遍了中國大陸,長江沿岸的城市,南京、武漢、重慶不用說了,就算鎮江、蕪湖、安慶、九江、嶽陽、長沙、常德、沙市、宜昌、萬縣,沿路數下來,大概也去過一半以上。當我講這些地名的時候,同學都瞪大眼睛,訝異我好像如數家珍,怎麼記得那麼熟。我說,這不是我們以前地理課本上讀的嗎?大家都笑起來,說五十年前念的,怎麼可能不忘?

說實話,我那時候念的東西,也多半還給老師了,隻有這個當年長江沿岸的二等港,我因為用了個“陳述性記憶”的方法,所以能記將近半世紀。我以前說過,我記性不好,但是窮則變、變則通,逼得我不得不另想辦法記,譬如我當時把那些港口的名字組合成“政無安九月常常殺一萬”,意思是“政治不安定,九月秋決,常常要處決一萬人”。然後用每個字去想,不就成鎮江、蕪湖、安慶、九江、嶽陽、長沙、常德、沙市、宜昌、萬縣了嗎?

沒錯,用陳述性的記憶,你得花時間編。可能有些記性特好的人,你還在編故事呢,他已經背好了。但是對於像我這種不擅長死背的人,死背要花很多時間,搞不好考完就忘了,編故事反而快得多,而且幾乎可以保證,死背的人早忘了,我還能記得,算算“成本會計”,當然編故事劃算。

舉個例子,我問你,能不能說出一九五五年簽訂《華沙條約》的八個國家?如果不記得,我告訴你,是蘇聯、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匈牙利、民主德國、波蘭、羅馬尼亞和阿爾巴尼亞。

說完了,請問你能記住幾個?就算你都能想起來,隻怕也很費力吧!而且如果明天我再問,你八成會忘掉一些。但是換個方法:“我有個兄弟的老姐,死抱著菠蘿吃。”

再改簡單一點:“阿兄的姐,死抱菠蘿。”

從這句話,你是不是立刻可以想起——

“阿——阿爾巴尼亞,兄——匈牙利,的——民主德國,姐——捷克,死——蘇聯,抱——保加利亞,菠——波蘭,蘿——羅馬尼亞。”

再考你一個,你知不知道“十二星座”的名稱和次序?

我原先也不知道,但是前些時看大家都搞星象算命,心想也應該懂,於是隨手拿起一本雜誌,翻到“星座運勢”,隻花了兩三分鍾,就把十二個星座全背了下來。你別驚訝,我怎麼才花兩三分鍾就背下十二個星座,而且連次序都記得?那是因為我用了特殊的方法。不信,現在我教你,你也兩分鍾就記得了,而且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忘。

這裏有個故事,並且開始計時——

“從前有一隻白羊跟金牛結婚,生了兩個孩子(雙子),長得很巨大(巨蟹),像獅子一樣強壯,他們同時愛上一個處女,天天(天秤、天蠍)追著處女,成了色魔(射手、摩羯),結果被上帝懲罰,變成關在水瓶裏的兩條魚。”

隻怕你連兩分鍾都不到,就記得了,對不對?

為什麼原本要花很多時間還不一定背得下來,就算背下來也可能搞錯次序的,你現在不過兩分鍾就記得了?因為那些星座的名稱是獨立的,絕大多數人記故事的能力要比記“字”和“詞”的能力強。編成活生生的故事當然比死背來得快。

相信大家一定在電影裏,尤其是美國的西部片裏看過,印第安人能貼在地麵聽,看地上的腳印、樹枝的方向,甚至加上嗅覺,來判斷敵人或野獸的行蹤。這一點,城市的人做得到嗎?不是城市的孩子天生沒這本事,而是因為沒有訓練。生活在山野的人,可能整天都光著腳,在泥土地、沙地、樹林和朽葉、沼澤和濕地間行走,他腳上的感覺當然比總穿著鞋子,待在屋子裏的城市人棒。各位再想一想,我們的學習隻需要眼睛和耳朵嗎?當然把嗅覺、觸覺和皮膚冷暖、腳下軟硬的感覺都帶進來,記憶會更深刻。

說得再深入一點吧!據心理學家調查發現,落後地區的孩子,書讀得少,不太適應死記書本上的文字,所以讀書能力可能比城市孩子差,但是當你說故事給他聽,或帶他走一條陌生的路,他們卻可能記得比城市孩子牢。這是因為城市裏的孩子,一天到晚待在教室、書房、圖書館,麵對的是課本、計算機,他們總是用眼睛和耳朵,如果是讀死書的人,恐怕一整天都跟人交談不上幾句,變成除了用眼睛看,用大腦想,其他的感覺都被荒廢了,這種人聽故事的想象力和對環境的觀察力,當然不如生活在鄉野的孩子。同樣的道理,如果你不愛讀死書,而能活學活用,筆試的成績卻總不好,也別自責,說不定你未來進入社會,把各方麵的長處加在一起發揮,就比別人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