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雕的啼聲把兩個熟睡的人驚醒了,他們惶惑地瞧著麵前的人們。男人搖晃著站起身,往山下望去。他看見在他睡前還是一片寂靜的荒原上,現在卻有了無數的人馬。他簡直不敢相信這一切,他舉起枯瘦的手搭在眉頭上仔細觀望。他喃喃地說道:“我該不是神經錯亂了吧。”小女孩偎在他身旁,緊緊地抓住大人的衣襟,她驚得說不出話來,四下呆望著。

來救他們的人很快就讓這兩個瀕臨死境的人相信這一切並非出於他們的幻覺。其中一個人把小女孩抱了起來,讓她騎在自己肩上,那個瘦弱不堪的同伴被另外兩人攙扶著,他們一同走向車隊。

“我叫約翰·費瑞厄。”男人自報家門,“我們一行二十一人就剩我和這個小家夥,他們因為沒吃沒喝,都死了。”

有人問道:“這孩子是你的嗎?”

這個男人大膽地認了下來,他說:“我想,這孩子是我的了,她應該是我的了,我救了她,誰也不能把她從我身邊帶走,從今天起,她就是露茜·費瑞厄了。請問,你們是誰呀?”他好奇地瞧了瞧救他的這些高大健壯、皮膚黝黑的恩人,接著說:“你們好像有很多人。”

“差不多有一萬,我們都是遭受迫害的上帝的兒女,天使梅羅娜的子民。”

男人說:“這位天使的情況我沒聽說過,可我有幸遇到了你們——她的忠誠、善良的子民。”

另外一個人嚴肅地說道:“談神的事不準隨便說笑。我們信奉摩門經文,這些經文是用埃及文寫在金葉上的,在派爾邁拉交給了神聖的約瑟·史密斯。我們來自伊利諾州的瑙伏城。在那裏,我們有自己的教堂。為了逃避那個專橫的史密斯和那些對神不敬的人們,我們即使是流落荒漠也心甘情願。”

一聽到瑙伏城,費瑞厄很快地想起了一些東西,他說:“我知道了,你們是摩門教徒摩門教是約瑟·史密斯於1830年在美國紐約州所創立的基督教的一個流派。該教於1

840年在伊利諾州建立瑙伏城後,儼然成為一個獨立王國。史密斯後來以叛亂罪下獄,不久為暴徒所殺,摩門教遂告分裂,卜瑞格姆·揚出任該教首領。1846年摩門教被迫向美國西部遷移至猶他州鹽湖城一帶定居。摩門教盛行一夫多妻製,以後並經揚訂為該教教規之一。一夫多妻製在教內一直有爭論,在教外也引起普遍的反感,1890年該項教規終於廢止。——譯者注。”

“對,我們是摩門教徒。”

“那麼,你們現在要到哪裏去呢?”

“我們自己也不清楚,上帝通過我們的先知指引我們。我們現在帶你去見先知,看他怎麼安置你。”

他們說著,已到了山腳下,立刻有一大群人們一擁而上,把他們圍在中間,圍上來的有溫柔善良的婦女,有嬉笑健康的孩子,還有目光誠懇的男人。大家都對這一小一弱的兩個陌生人感到同情地歎息起來。但,護送的人們並沒有停住腳步,他們排開圍觀的人群向前走著,一大群摩門教徒跟在後邊。他們一直來到一輛高大華麗的馬車前。這輛馬車和別的馬車大不相同,別的馬車一般套有兩匹馬,最多的也不過四匹,但它套有六匹馬。在馬車夫的旁邊,坐著一個不過三十來歲的人,從他那碩大的頭顱和堅毅的神情來看,他是他們的領袖。當人群來到他車前時,他把正在讀著的一本棕色封麵的書擱在一邊,仔細地聽取人們的彙報。聽完後,他看著這兩個可憐的落難者。

他嚴肅認真地說:“你們隻有信仰我們的教義,才能跟我們一塊走。我絕不允許非本教人士混入我們的隊伍。與其讓你們兩個異教徒日後為禍我們,那還不如讓你們暴屍荒野。你願意接受跟我們走的這個條件嗎?”

“隻要能跟你們一起走,我什麼條件都願意。”費瑞厄說得那麼堅定,把那些穩重的長老們都逗得笑了起來,但那位首領仍然十分的莊嚴、肅穆。

他說:“斯坦節遜兄弟,你把他收留了吧,給他和這個孩子東西吃,還要負責給他講授我們的教義,我們已經耽擱很久了,起身吧,向郇山郇山是耶路撒冷的地名,是基督教聖地。此處代指摩門教徒門行將擇居之地。——譯者注前進!”

“前進,向郇山前進!”摩門教徒們一齊喊了起來,命令波浪般一個接一個傳了下去,漸漸消逝在遠處。隨後馬鞭揮起,車聲隆隆,整個移民隊伍又行動起來,蜿蜒前進了。斯坦節遜長老把兩個落難者帶到自己的車裏,車裏頭早已給他們預備好了吃食。

他說:“你們就住這裏吧,不久你們就會恢複好的。你們要記住,從今天起,你們就是我們教的教徒了。卜瑞格姆·揚是這樣指示的,他的話也就是約瑟·史密斯的話,也就是上帝的旨意。”

猶他之花

我不打算在這裏一一記述摩門教徒們在最後定居前的遷移中所遭受的苦難。他們以前人從未有過的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在密西西比河兩岸直到洛磯山脈西麓這片土地上行進著。正是他們這種類似盎格魯薩克遜的頑強意誌,使他們克服野獸、饑渴、疾病等上蒼降給他們的一切苦難。不過,即使是他們中間最堅強的人也難免不為長途跋涉和無盡的恐怖而膽寒。所以,當他們沐浴在陽光中的廣闊的猶他山穀,並聽到他們的領袖宣布這塊處女地就是神賜給他們的樂園,而且永遠屬於他們的時候,一個個都高興地跪在地上,虔誠地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