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泰戈爾(1 / 2)

作家、詩人、社會活動家

(1861年—1941年)

小傳

印度近代著名詩人、作家,印度人說他是誕生在歌鳥之巢的孩子。

他8歲開始寫詩,一生創作50多部詩集,著名的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等,他的詩風格調清新、琅琅上口,感情真摯,語境雋永,字裏行間蕩漾著對大自然的摯愛及對真、善、美的向往。

泰戈爾還擅長小說創作,如著名的短篇小說《素芭》、《摩訶摩耶》等,長篇小說有著名的《沉船》、《戈拉》等,此外,還有劇本《頑固堡壘》、《紅夾竹桃》等。

1913年,泰戈爾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品

《園丁集》(詩集)

《新月集》(詩集)

《渡口》(詩集)

《沉船》(長篇小說)

《兩姐妹》(長篇小說)

中學語文課文收錄

《紙船》

童年

center在藝術天空中盡情翱翔

泰戈爾出生在印度一個名門望族,父親是個非常虔誠的宗教徒,並對哲學情有獨鍾,他那種博大精深的胸懷和細膩真摯的感情,給幼年時的泰戈爾以良好的熏陶。

泰戈爾是個非常敏感機靈的孩子,他對什麼都覺得好奇,心裏總希望解開這些生活中的謎。

他很早就進學校求學,但無論在最初那所“東方學校”,還是後來的英國式的師範學校、孟加拉中學等,他都覺得很不習慣,對學校的那一套教材、教法也絲毫沒有興趣,他的知識多是在家庭中由兄長、姐姐的教育或是自學獲得。

他學習孟加拉語、梵文、英語、數學、生理等課,但他的興趣卻集中在音樂方麵。家庭成員中,有不少歌唱或演奏的好手,在充滿藝術氛圍的家裏,使泰戈爾的藝術想像力和藝術情感得到了充分的滋養和感染,這一切對他日後從事詩歌、音樂創作都大有裨益。

童年時,還有一件事對泰戈爾很重要:1873年,他十多歲時,隨父親去喜馬拉雅山區旅行。那裏清新的空氣、遼闊的草地、藍天白雲……使小泰戈爾心靈得到淨化和開放。在那些日子裏,他無憂無慮地閱讀書籍,聽父親唱《頌神曲》,講有關天文學方麵的知識,他的思想插上了翅膀,在喜馬拉雅高原上翱翔。

創作準備

center人才輩出的家庭給予其創作的幫助

由於良好的家庭教育,泰戈爾十多歲時就能翻譯莎士比亞戲劇中的某些段落,這時他廣泛涉獵美國文學、孟加拉古典文學,以及曆史、神話、社會科學,獲得了廣博的知識;他還曾在“印度教徒集會”的年會上,在世人麵前第一次朗誦自己的愛國主義詩歌。

這時,他的母親去世了,他體驗了一次精神上的悲痛。幸虧他的嫂嫂伽丹帕麗給了他溫馨。她感情細膩溫柔,對文學和音樂又很愛好;他們年齡相仿,互相之間產生了一種難以言喻的眷戀,極大地激發了泰戈爾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情,並把這一切融入他的詩歌創作裏。泰戈爾通過他五哥創辦的《婆羅蒂》文學月刊,陸續發表了不少作品,如第一個短篇小說《女乞丐》,還有大量詩歌和當時未完成的長篇小說《憐憫》,以及《諾曼底和盎格魯諾曼底文學》、《但丁和他的詩》等文學論文。

泰戈爾家族人才輩出,他的大哥智慧出眾,對哲學、詩歌、音樂和數學都很有研究;二哥懂多種語言,翻譯出版過許多梵文及孟加拉古典作品;五哥是音樂家、戲劇家、詩人及記者……他們都對小弟泰戈爾多有幫助和教育,大哥帶他三次赴歐洲留學和旅遊,大大開闊了泰戈爾的視野和眼界,這樣,便使泰戈爾的思想、創作有了明顯的長進和提高。

成名作的誕生

center關心佃農生活的藝術家

泰戈爾二十五六歲時,遵照他父親的意願,到鄉下主持管理家園的工作,這對他來說,當然少了許多浪漫,但卻多了幾分實際,他與農民朝夕相處,看到他們的生活、勞作,品味著他們生活的清苦,這些,無疑在深化著他的思想,使這棵參天大樹更加枝繁葉茂。他著手開發新村莊的嚐試:建學校、修道路、辦企業……想辦法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

作為一個土地所有者,他關心著佃農的生活;作為一個藝術家,他觀察著農民們的悲歡、愛憎。在此基礎上,他將在生活裏的發現、感受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中,寫出不少優秀短篇小說,如《饑餓的石頭》、《河邊的台階》、《郵政局長》、《喀布爾人》、《素芭》等,這些作品或描寫人對金錢的貪婪,或揭露婚姻中婦女的悲慘遭遇,或針砭腐朽的貴族不忘昔日的榮華,沉迷在虛幻的悲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