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年後,老伴兒去世了,老約翰似乎預感到來日無多,便向全城發出啟事,說:“老約翰·布登勃洛克,由於年邁體衰,不能繼續操持商務,自即日起將公司連同一切資產和債務,均交由其子小約翰繼承經營……”不久,他便去世了。
繼承家業的小約翰·布登勃洛克與父親一樣幹練和敬業,但他缺少經營頭腦和從容大度,加上由於遺產分割而使公司資金銳減,商業競爭日趨激烈,與暴發戶哈根斯特呂姆的作對,小約翰麵對巨大威脅,家業出現不祥的兆頭。
1855年小約翰去世,第三代——托馬斯·布登勃洛克便登場了。托馬斯繼承了家族誠實、謹慎、溫和的家風,將本該由他繼承的先父“參議”頭銜拱手讓給了伯父,博得了“紳士風度”的美名。他處處顯示出對家業發展的勃勃雄心,重振自己古老的家業。
他的弟弟克利斯蒂安在外遊蕩多年,仍然愛好戲劇和藝術。托馬斯給了他一個經理的位子,實際是讓他處理一些英文資料,因為他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可是僅一個星期,他的工作熱情大減,一張報、一杯啤酒,成了他工作時的伴侶。
托馬斯的小妹妹克拉拉脾氣古怪,嫁給了一個大腦袋、矮個子的牧師,不久就病故了。大妹妹托妮結了兩次婚,受了兩次騙,也就離了兩次婚。
托馬斯的兒子小漢諾,已經是布登勃洛克家族的第四代了,但他除了愛好音樂,對什麼都不感興趣,使托馬斯一切的希望全都化成泡影。在和新興商人的競爭中,托馬斯連連敗陣,他深感心力交瘁,於是隻好沉迷於叔本華的哲學,以尋求慰藉,最後因拔牙而慘死。
小漢諾15歲時得了傷寒,醫生費盡心機也未能將他治好,後來也死去了。
隻有托妮沉湎於對昔日榮華的回憶之中。
布登勃洛克家族就這樣一代不如一代地走向了衰亡。
《布登勃洛克一家》這部小說發表於20世紀初,當時德國資本主義正處於上升時期,市民對自己的未來正充滿信心。但不久,托馬斯·曼的虛構故事,竟言中了現實的發展,德國乃至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都陷入了經濟危機,最終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布登勃洛克一家》奠定了托馬斯·曼的文學地位,使他躋身於世界大作家的行列。1929年諾貝爾評獎委員會在把當年的文學獎授予托馬斯·曼時,這樣評價道:“主要是由於他的偉大小說《布登勃洛克一家》,使它成為了當代文學的經典作品,而且其地位一年比一年鞏固。”
巔峰之作
center再創輝煌的藝術成就
1924年,托馬斯·曼又發表了一部名為《魔山》的長篇小說。
這部小說同樣是以作者本人的實際生活經驗為基礎而創作的。1912年,他的妻子得了一場肺病,住在瑞士一家高山療養院裏。這年夏天,托馬斯·曼去探望她,在那裏連續住了20多天。在這20多天的時間裏,托馬斯·曼以作家敏銳的觀察力,把療養院裏各式人等都銘記於心,從而獲得了創作《魔山》的必要素材。
小說的故事是這樣的:
漢斯·卡斯托爾普是漢堡的一名見習工程師,他到瑞士一個高山療養院去探望表哥約阿希姆,不料自己也染上了肺結核病。
他眼看著包括表哥在內的許多病友的故去,於是產生了對疾病和死亡的濃厚興趣。他迷上了嫵媚的病友肖夏太太,肖夏太太讓他魂不守舍,原因是她長得同他以前曾愛過的同學希普相似。
他不顧一切地投身於這個與死亡近在咫尺的愛情之中,可惜這隻是一廂情願,就在他向她袒露心扉的第二天,肖夏太太即不辭而別,在她返回時身邊多了另一位男伴。
但是,漢斯的愛並非沒有回報,這個商人的兒子,正是由於對疾病和死亡的同情,才有了對人生的更深刻的認識,從而更加接近了人道主義思想。
小說中有一位意大利作家塞塔姆布裏尼,他讚成法國革命,讚成民主自由、啟蒙精神和人類尊嚴的人文主義。
他看到漢斯如此陷入非理性的迷途中而不能自拔,便苦口婆心地勸導他:別受放蕩的肖夏太太的誘惑,別頹廢厭世。
小說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療養院病人紛紛下山,漢斯也穿上軍裝,奔赴前線而結束的。
《魔山》1924年問世,即刻引起了讀書界的轟動,四年後發行量已達10萬冊,遠遠超過了《布登勃洛克一家》,並被譯成多種文字,是托馬斯·曼創作的又一裏程碑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