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海底科學(3 / 3)

海底采礦發展概況

海底采礦已有一段曆史,如英國從1620年起就開始了海底采煤,但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海底采礦的規模小、範圍窄、離岸近。

21世紀以來,受到了人們的重視,特別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氣的開發有了較快發展,深海錳結核和熱液礦床的開發也有迅速發展的趨勢。

目前,全世界從海底開采出來的礦物產值以石油和天然氣占首位,達總產值的90%以上;其次是煤,占3%~5%,砂礫和重砂礦占2%左右。

中國目前正在開采的海底礦物有建築用的砂礫和鈦鐵礦、鋯石、獨居石、磷釔礦等重砂礦以及石油和天然氣等,從太平洋底取得了一定數量的錳結核。

3.海洋科學

海洋科學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對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知識體係。

它的研究對象是占地球表麵71%的海洋,包括海水、溶解和懸浮於海水中的物質、海洋中的生物、海底沉積和海底岩石圈以及海麵上的大氣邊界層和河口海岸帶等。

海洋物理學是以物理學的理論、技術和方法,研究海洋中的物理現象及其變化規律,並研究海洋水體與大氣圈、岩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的科學。

它是海洋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與大氣科學、海洋化學、海洋地質學、海洋生物學有密切的關係,在海洋運輸、資源開發、環境保護、軍事活動、海岸設施和海底工程等方麵有重要的應用。

海洋生物學是研究海洋中生命現象、過程及其規律的科學,是海洋科學的一個主要學科,也是生命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

海洋生物學主要研究海洋裏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生物的分類和分布、發育和生長、生理、生化和遺傳,特別是海洋生態。其目的是闡明生命的本質,海洋生物的特點和習性及其與海洋環境間的相互關係,海洋中發生的各種生物學現象及其變化規律,進而利用這些規律為人類生活和生產服務。

海洋地質學是研究地殼被海水淹沒部分的物質組成、地質構造和演化規律的學科。研究內容涉及海岸與海底的地形、海洋沉積物、洋底岩石、海底構造、大洋地質曆史和海底礦產資源。

它是地質學的一部分,又與海洋學有密切聯係,是地質學與海洋學的交叉科學。

海洋化學是研究海洋各部分的化學組成、物質分布、化學性質和化學過程以及海洋化學資源在開發利用中的化學問題的科學。

海洋化學是海洋科學的一個分支,和海洋生物學、海洋地質學、海洋物理學等有密切的關係。它是用化學原理和化學技術,研究海洋中物質的性質和它們的化學作用的一門科學。

化學海洋學研究的範圍,涉及一個龐大而複雜的領域—世界海洋。化學海洋學的發展方向,仍然是海洋界麵化學過程的研究,研究的重點和前沿是與全球變化有關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學過程。

海洋生態學是研究海洋生物與海洋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科學,它是生態學的一個分支,也是海洋生物學的主要組成部分。

它通過研究海洋生物在海洋環境中的繁殖、生長、分布和數量變化,以及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闡明生物海洋學的規律,為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管理和養殖,保護海洋環境和生態平衡等,提供十分寶貴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