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江郎才盡
[釋義]江郎:南朝文學家江淹。比喻才情文思減退。
[出處]南朝·梁·鍾嶸《詩品·齊光祿江淹》
[例句]有作為的作家要經常體驗生活,勤於筆耕,否則終會江郎才盡,再也寫不出好作品。
[故事]江淹,字文通,濟陽考城(今河南省蘭考縣)人,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他年少喪父,家境貧寒,常常靠挖野幕來維持自己和母親的生活,但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他仍然發奮讀書,並以文章顯名。
江淹在帛、齊、梁三朝間都做過官,他早年仕途不得意,直到齊高帝蕭道成和齊武帝蕭賾時,才受到重用,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封醴陵侯。但是他的優秀作品多作於早期,其詩長於擬古,駢賦以《恨賦》、《別賦》最為著名。他的辭賦多為抒情小賦,深受楚辭影響,而且他最善於描寫心理活動,筆觸細膩、語言清秀、哀婉動人。到江淹受到重用,當上大官後反而文思漸衰,再也沒什麼好作品問世了。究其原因,就是優裕的生活使他失去了在圃境中進取的精神和悲憤的心緒,也使他高高在上,脫離了現實的社會生活。
對於江淹再也寫不出好文章民間卻有多種帶有神話色彩的解釋。
有一種說法是:一天江淹睡覺,蘿見了一個自稱郭璞的人,此人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向他討還幾年前借給他的一枝筆,江淹便從懷中拿出一枝五彩筆交還給他。從此之後,他的文思便枯竭了,文章也大不如從前。
還有一種傳說:有一次,他乘船夜泊在禪靈寺旁的河裏,夢見一個名叫張景陽的人向他討還過去借給他的一匹彩綢,但江淹已經用了很多,隻好把剩下的幾尺還給了他。從此.他就再也無法寫出好文章了。
盡管人們的傳說多種多樣,總之都是認為江淹的才能用盡了。
)5.嗟來之食
[釋義]嗟:粗魯的招呼聲。指帶有侮辱性的施舍。
[出處]漢·戴聖《禮記·檀弓下》
[例句]從小父親就教育我們,要做一個有骨氣的人,寧可餓死也不能要嗟來之食。
[故事]春秋時期,齊國發生了一次百年不遇的大饑荒,百姓們生活極其困苦,許多窮苦的百姓竟被活活餓死。
當時有一個叫黔傲的貴族,盡管百姓們生活圃苦,但是他家裏還是有許多糧食。看到今年的災情這麼嚴重,他手下有個人就向他提議說: “外麵的饑民已經很多天沒吃東西了,您這時要是擺些粥場,施舍給他們,那您一定能得到一個好名聲。”
黔傲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命人在路旁架了口大鍋,熬了稀粥,施舍給那些路過的饑民。那些饑民一個個都餓得受不了,見黔傲施舍稀粥,都對他千恩萬謝。黔傲因此得意起來,覺得自己就是聖人。
這天大清早,黔傲又站在路邊,等那些饑餓的人經過。這時,一個餓得不成樣子的人搖搖晃晃地走過來。他穿得十分破爛,並且用他的爛衣袖遮住了臉,拖著草鞋,餓得限睛部睜不開了,一看就知道,他肯定也是好幾天沒有吃過東西了。
黔傲見了,心裏樂開了花,認為顯示自己“仁慈”的時候到了。於是,他左手端著碗,右手用勺子敲了敲鍋沿,傲慢地吆喝道:“喂!過來吃吧!”
那人一聽到他的叫聲,抬起頭輕蔑地瞪了黔傲一眼,對他說道: “我就是因為不吃你們這些嗟來之食,才餓成這副樣子的。你以為一個人為了填飽肚子就會拋棄最起碼的尊嚴,接受你們這種侮辱性的施舍嗎?”
餓漢說完,便在黔傲詫異的目光下,蹣跚地向前走了。最後,他終於餓死了。但是,他到死也沒有吃一口那些帶有侮辱性的嗟來之食。
)6.金石為開
[釋義]像金石那樣堅硬的東西也被感動了。比喻意誌堅定,能克服一切困難。
[出處]《西京雜記》
[例句]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經過了無數的不眠之夜,科學家終於研製出了非典型肺炎的疫苗。
[故事]李廣是漢代名將,從小練成一身過人的武藝,特別是箭法,有百步穿楊的功夫。他立誌報效祖國。參加了抗擊匈奴的隊伍。在與匈奴作戰的過程中,他勇猛無比,經常把匈奴打得落花流水,人們都稱他為“飛將軍”。
公元前128年,李廣在右北平做太守,此地的匈奴都被李廣趕走了,但卻有猛虎傷人。有一次,李廣帶手下人去冥山南打獵,天-陝黑的時候,他們滿載獵物往回走,半路上,突然有一個隨從大喊一聲: “老虎!”李廣連忙向前看,隻見不遠處的草叢中,正蹲著一隻斑斕猛虎,他來不及細想,忙舉弓箭向老虎射去,一箭正好射在老虎臉上。可是等了半天也不見老虎倒下或是撲過來,隨從們小心翼翼地接近老虎,發現那隻不過是一塊虎形的大石,隻見那枝箭深深地射入石頭之中,隻剩箭尾還留在石頭外麵,幾個人上去拔都沒拔出來。
李廣對此也深感奇怪,難道自己有這麼大的力氣嗎?他決定再試一次,就回到剛才射“虎”的位置,用盡全力射出一箭,飛出去的箭射在石頭上,濺起了許多火星,然後就掉在了地上。李廣不信,又射了兩箭,仍然沒把箭射入石頭裏。
這件事不久就傳開了,許多人對此謎惑不解。著名學士暢雄認為: “真心誠意達到一定的程度,像金石那樣堅硬的東西也會被打開。”他的原話是“至誠則金石為開”,後來就演變為成語“金石為開”。
當時的匈奴人,並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聽到“李廣射虎”的故事,都對李廣更加敬畏了。
)7.盡善盡美
[釋義]盡:極。極其完善,校其完美。形容非常的完善美好,沒有一點缺陷。
[出處]春秋·孔丘弟子《論語·八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