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題大做

[釋義]拿小題目做大文章。比喻把小事當作大事來誇大處理。

[出處]漢·劉向《戰國策·趙策》

[例句]這幣中無關緊要的事也要去請示廠領導,太小題大做了。

[故事]春秋時期,各諸侯國間為了領土、利益爭奪不斷,戰亂四起。這其間就產生了許多的故事。

有一回,燕國和趙國為了領土而產生了糾紛,燕國任命高陽軍為統帥,率領十萬大軍攻打趙國。

趙國的國君孝成王膽小怕事,平時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嚇得六神無主。如今聽說燕國派大軍來攻打自己,立刻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而且他對自己的實力認識不清,妄自菲薄,以為滿朝大臣都像他一樣無能,他認定自己國家沒有一個將領能與燕軍對壘。所以他自作主張,派人到齊國,聘請齊國大將田單出任趙國的統帥來與燕國作戰。齊國當然不會輕易讓田單到趙國去帶軍,所以齊王提出條件,要求趙國割讓五十七座城池給齊國,齊王才答應派田單到趙國來。趙孝成王認為多讓幾座城池總比自己亡國的好,竟然同意了。

對於這一決定,趙國的大臣們全都非常不滿,認為趙孝成王實在是太荒唐、太糊塗了。這種得不償失的交易他也會做,實在是太不成器了。所以大臣們幣厶下裏議論紛紛,但都不敢公開表示反對。朝中有一個叫趙奢的人,對此也非常氣憤,便去向相國平原君大發牢騷,他說: “我們的君主實在是小題大做。為了聘請田單,居然要割給齊國五十多座城池,太不劃算了。要知道,五十座城池來之不易,守之艱難,怎麼能如此輕率地讓給齊國呢?如果讓我做大將軍去對抗燕國,不出百日便能打敗他們。田單算是什麼,隻是一個齊國人。如果他是無能鼠輩,到頭來還是我國蒙受損失,若他真有本領也不會真心的替我們趙國效力。所以聘請他來領軍對我們簡直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2.心曠神怡

[釋義]曠:空闊,開朗;怡:愉快。心境開闊,精神愉快。

[出處]宋·範仲淹《嶽陽耬記》

[同義]怡然自得賞心悅目

[反義]心煩意亂

[例句]雨後綠樹展葉,花枝含苞,空氣格外的清新涼爽,讓人心曠神怡。

[故事]“心曠神怡”這則成語來源於《範文正公集七·嶽陽樓記》。嶽陽樓在現在湖南省的嶽陽市,也就是原舊縣城的西門城樓。該樓高三層,向下可看到波光粼粼的洞庭湖。此樓初建於唐朝初年,到北帛,滕子京又加以重修。

滕子京和範仲淹是好朋友,他們兩人都在公元1015年考取進士。公元1044年,滕子京受到誣陷,被貶到嶽州當知州。他看到聞名遐邇的嶽陽樓經過幾百年的風吹雨打,已變得破敗不堪,就在次年加以重修,重現了一代名樓的雄偉氣勢。

為了表示紀念,滕子京特地請好友範仲淹為他寫篇文章,來記敘這件事。範仲淹就欣然接受了好友的請求,寫成了《嶽陽樓記》這篇傳誦千古的文章。文中寫到了在不同的時令、氣候條件下登上嶽陽樓所看到的景色和不同感受。

“至若春和景明,……登斯耬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矣。”寫的就是在春風和暖,陽光明媚的時候登上嶽陽耬所看到的景色。這時,你就會覺得心胸開闊,心情開朗,精神十分愉快:這時,所有的一切榮辱得失都會忘記得一幹二淨,你再端起酒市不,在陽光的沛浴下,清風的吹拂下,舉杯暢飲,這樂趣真是無窮無盡哪!

後來,人們就把範仲淹這篇文章中“心曠神恰”這四個字作為成語,用它來比喻心胸開闊,心情開朗,精神愉快。

)3.胸有成竹

[釋義]成竹:現成的、完整的竹子。原指畫竹子時,胸中已經有了竹子的形象。比喻事前已有完整的計劃或成熟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