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十三(1 / 2)

十三、

楚隨也不知道剛才那一下,慕白究竟看見沒看見。兩人好不容易才被左楓從人堆拎到個僻靜地方,整個過程中慕白既沒說話,也看不出有什麼異樣。

旁邊的左楓卻很顯然是黑著一張臉,說話跟把鑿子一樣冷森森硬邦邦的,眼皮子都不眨一下。楚隨料想自己此番溜出來誤了事,老爹恐怕是生大氣了。

因此他其實心裏也很沒底,隻得指著旁邊一家小茶社,沉聲囑咐慕白:“等著,我很快回來。”便跟著左楓匆匆走了。

拐過彎去的時候楚隨還不忘回頭瞥了一眼,慕白遠遠地垂著大頭走路,似乎是朝著小茶社方向去的。

楚隨原以為回家去挨一頓罵,稍作應付便趕得回來,而事實上卻多耽擱了些時候。

主要還是因為京城來的那二位非凡的貴客。

話說因為楚家的地勢特別些,公主和駙馬不好上去,老王爺也不好下來,知府便在城中揀了一處環境清幽的園子,另設宴款待。

楚隨自然是代表老父前去的。

他總算是見著慕容和的正臉了,果然生得皓齒朱唇,膚色皎然,稱得上是般般入畫,風華絕代,隻是傳說那支大名鼎鼎的白玉簪子,卻不知去了哪裏。

慕容和寡言少語,施禮落座後便一言不發;而楚隨因惦著慕白,也有些心不在焉的,席間隻有幾位陪同著的大人寥寥讚了幾句龍章鳳姿之類的,便略顯尷尬了。

倒是長公主隨和些。

話說這位長公主雖是皇帝的長姊,可排行卻是第九,算起來月份要比楚隨略小一些,所以這位公主很親切地衝著楚隨笑意盈盈地說道:“隨哥哥,不必拘禮。”玉手微微拈作蘭花狀,不經意間拂過發髻上鬆鬆插著的一柄潔白細膩的玉簪。

楚隨不由噎了一下,表情有點勉強起來,卻還是非常鎮定地喊了她的名號:“縈陽,好久不見。”

僵局好歹是打破了,幾位大人都長長地鬆了一口氣,由此又伴著哈哈了幾句,不外乎是感念雨暘時若,國泰民安,雲雲。

可惜飯菜的滋味實在厚重了些,而長公主素來吃得清淡,一個時辰下來,竟是筷子也沒動幾分。從京城一路同來的巡按大人心下著急,暗著飛遞了數個眼色,臉都漲成了醬瓜色,知府才算明白過來,忙令人撤了席,改上了頂好的茉莉花茶。

長公主品著清香四溢的花茶,忽然說道:“哀家倒在這裏有個故人。”

知府忙湊過頭去:“下官愚鈍,竟以為公主是頭一回來姑蘇哩。”

公主笑道:“是從前在京城相熟的,駙馬也認得的。”見慕容和仍是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又轉頭問楚隨,“隨哥哥,這裏可有一戶姓姑蘇的人家?”

楚隨麵無表情地:“沒聽過。”

這知府卻是個老實人,隻當楚隨是一時疏漏,忙不迭提醒道:“下官仿佛記得世子平日習藝的那家武館,館主正是位姓姑蘇的老爺。”

“哦?”公主的一雙霧氣迷蒙的大眼睛又忽閃忽閃地閃過來,很不解的樣子。

書辦在旁邊附和道:“是了是了,那家的小少爺極有出息,小小年紀就中了秀才了。”

楚隨拍拍腦袋,一臉無辜:“哦,我記岔了。”

知府訕訕地接過話茬:“世子真是貴人多忘事啊,哈哈。”

長公主遂恢複了笑容,和顏悅色地說道:“這麼說來,隨哥哥與慕白也是認得的了?”

慕容和忽然開口:“那麼就有勞世子,同去姑蘇府上走一趟吧。”

楚隨不動聲色地應道:“哪裏,哪裏。”心裏卻後悔不迭,走之前合該派人去打聽清楚,頂多晚一天回來,被老爹罵兩句也就過去了。現在這個局麵,怕是太對慕白不起了。他隻得一邊敷衍著,暗中又遣了人去方才那家小茶社尋慕白。

小茶社裏多了三兩個窮酸書生吃茶談天,卻早就沒有慕白的影子了。

話說慕白的一雙眼睛雖然生得不太大,可方才在大街上,所有該看見的不該看見的,她還是統統都看見了;即便如楚隨所願般迷了眼沒看見,光是路上眾人對公主和駙馬的交口稱讚,也足以震得她耳膜嗡嗡作響了。

慕白倒也想找個不相幹的地方清靜清靜,出了茶社卻不知道該往哪兒走,沿街遊蕩了一小會兒,最後還是耷拉著腦袋回家了。

武館裏卻還未得著消息,隻是因為慕白昨日一宿未歸,折騰了好些時候。整整一天尋下來,姑蘇老爺除了擔心,頭頂心的三丈怒火更是愈燒愈旺,絲毫沒有消下去的跡象。

老將軍氣得把紫檀木杖往地上戳得錚錚響,在眾弟子麵前狠狠訓了慕白一頓,捋著袖子幾乎又要動手了。

“大姑娘了,還成天瞎跑不曉得回來,成個什麼樣子!回房待著去!”

慕白失魂落魄地往自己房間走,滿腦子都是載著慕容和與歐陽九的那隻花裏胡哨的鳳輦。

而這邊楚隨終究是放心不下,也顧不上挨不挨罵,索性尋個借口出來,先抄近道往姑蘇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