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少數國家的少數高速公路外,一般的高速公路都是對行駛的車輛按車別及行程計價收費的,以便籌集資金發展高速公路。
如果讓汽車停下來,由人工收費,就要花費時間。本來,汽車走高速公路,目的就是為了節省時間,自動收費係統不僅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減少公路上的阻塞,提高汽車的流量。
用自動收費機收費,每小時可對650輛車進行收費。自動收費機分為投幣式、磁卡式等。投幣式收費,是在全程入口處一側有一個籃狀收錢口,司機扔入硬幣後,硬幣從籃狀網向裏滑進,會自動控製擋杠升起來,汽車就可進入高速公路行駛了。如果司機沒有零錢,則要手工收費了。
還有一種磁卡式收費:司機駕車進入收費站入口車道,收費操作人員判定車型,輸入計算機並發放一個記錄入口站、進入時間等信息的磁卡;司機領卡上路,在收費站出口司機交出磁卡,收費操作員把磁卡插人閱讀器內,車道控製器計算收費金額並顯示出來;司機交費;收費員收費後由打印機打印收據。
磁卡收費方式,可以說比投幣更先進一點,但是仍不是完全自動收費。由於收費過程有人參與,所以比較靈活。若各收費站之間有通信網,並且和控製中心相聯,則控製中心的電腦可根據各收費站的信息,及時地計算出任何一時刻在高速公路上的車流量,以便對交通進行控製,也可以防止收費有舞弊行為。
最有發展前途的、優點最多的是自動識別車輛的收費方法。駕駛員在汽車接近收費區時,把智能卡插入小型無線電轉發器裏,裝在高速公路立交口上方的接收器(或者安在路麵下的接收器),與轉發器聯係,記下汽車進入、離開高速公路以及付款地點,還有收費金額,通過轉發器記在智能卡上。
或者,汽車用戶購買並安裝脈衝收發兩用機。汽車過收費站時,不用停車,收發兩用機與收費站的自動識別係統相互聯係,利用埋在路麵下的電感環式車輛檢測器,或利用射頻或微波天線,或者利用光學、紅外線檢測技術,都能使車輛上的收發兩用機“激活”。兩用機把用戶獨有的賬號“告訴”給收費係統,在其賬號上支出應收的費用金額。
自動識別車輛收費方法的優點是,不用停車,節省時間,可避免因收費造成的堵塞,甚至在160千米/小時速度下也不用減小車速,所以汙染小。這種收費方法每小時可收1000輛~1600輛車的費用,誤差小於01%-05%。
澳大利亞在悉尼海港大橋上,采用電子收費係統:將一種無源的標簽(不帶能源的標簽)安裝在車輛的擋風玻璃上。當帶有標簽的汽車進入辨認的範圍內(歐洲的標準為4米,美國的標準為7米),每個收費閘門的辨認器便發出有節拍的震動信號(能量),使預先安裝的電路充電,經調節後的信號又傳送回到發問器,再送入到計算機中,計算機中存儲有客戶詳細資料,根據資料進行收費計算,並自動在客戶的賬戶上收費,使得汽車不用停車,即完成了自動收費。
國外有一家公司推出一種身份轉發標簽,每個標簽上都有獨特的身份密碼,使用者把錢存入戶頭,當收費係統識別了身份標簽後,便會自動在其戶頭上扣除應收費的金額,計算機並記錄下收費的數據。這種收費係統在汽車以240千米/小時的速度行駛時也能辨認汽車,每小時可辨認2500輛。
美國加州90號國道是世界上第一條全自動收費的高速公路,通過這條公路的汽車隻需建立一個賬戶,在汽車擋風玻璃上安一個小型無線電應答器,收費站的閱讀器能對過往車輛進行識別,把應收費用(25美分~25美元)記入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