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青燕沒有多想便去了堂屋。
今天季老爺子隻有早飯後過來了一趟,幫著收了盤箕,聽季青燕說打算去田溝裏看看有沒有龍蝦,便自己去了,說是也要看看田裏稻子長勢。
其實季青燕是故意這麼說的,昨夜讓小白弄了些龍蝦放到了蝦籠裏,隻要爺爺去,肯定就能拿回來。
這也是總結了上回任性的教訓,不敢放到廚房門口招人懷疑,就放到田溝裏去。
也不敢放多,因為最近天氣一直幹燥,龍蝦都鑽在土裏沒有出來,突然跑出來這麼多而且隻有她家田溝才有,不是招人再次懷疑嗎?
所有蝦籠加起來也就是兩、三斤的樣子,回來剝出來就是兩大碗,隻放了一點點剁椒調了下味,總算是清淡的,加了點香菜在裏麵。
再加上香菇燉雞、兩個青菜,一桌還是很豐富的。
季老爺子並沒有在這邊吃中飯,他把龍蝦送了過來就去自家田裏看看,說中午不過來吃飯,要在家曬豆筍。
但季澤陽和季澤安沒什麼事情做,這些日子跑二房跑慣了,上午就過來了,加上王小明、季青磊,四人還在說下午要不要去山上轉轉。
家裏如今做的豆製品幹貨,豆子是半夜睡前泡上的,早起磨豆漿下鍋煮,一口鍋一個人,再加一個控製火候的,多則四人、少則兩人就夠了。
在許多不分家的家庭中,三代、四代同堂人口都不少,一般安排三個人幹活,再多一個在旁邊幫著便可以很輕鬆完成製作和晾曬任務了。
這也是如今家裏都沒以前那麼忙碌和辛苦的原因。家裏半大小子、閨女們都不少,能伸手的多,閑著的人也同樣多。
但沒有人往山上跑,就算摘了木耳回來,要人洗、要盤箕曬,分散的是做豆筍或腐皮的資源,賺頭也比不上,得不償失。
隻不過小兄弟們也隻是說說,因為季青燕說過,這幾天歇著。
中午他們都在這邊吃飯,圍了一桌子,最大的是就是雲林和季青燕,沒有大人在場,季青燕立刻跟雲林坐一條長凳,喜滋滋地給了他一個笑臉。
雲林被她逗得哭笑不得,根本開不了口。弟妹們到是沒人關注他們的互動,很快自行分配位置坐好,就開始搶龍蝦吃。
別人家看見季老爺子早上提了龍蝦回家,也跑去自家田裏看情況,雖說空手回的沒有,但收獲多的也沒幾個,能湊到一碗都是不錯的了。
這也是大家平時嫌少沒去看的原因,卻不知這同樣導致鑽進了蝦籠的龍蝦又有機會鑽了出去跑了。
若每天都去看一看,哪怕隻有幾隻都拿回家養著,聚少成多也不至於湊不起碗了。
當然季青燕也不會去管別人吃什麼的事情,她想吃的時候就弄點出來。而且最近家裏吃米飯的次數多了,家裏米也快吃光了,正愁何時去鎮上呢。
空間裏水稻雖說後來才插秧而且分了不同批次,但有助力符提速,如今也與外麵同樣長勢,下個月也能收割了。
到時候找地方偷偷把穀子賣了也能攢一筆小錢。隻不過利益值太小,她得琢磨新的賺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