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和他們家比差得遠,但這幫後生是在村裏各家投入之外加入的,隻怕是他們打獵攢下的積蓄,算不少錢了。

由此可見他們也是鐵了心要追隨創業的。

有了這幫人的積極性,她又如何不想繼續發展新的生意項目?隻是還沒找到更合適的切入時機罷了。

但是在這基礎上,自家人的未來,都是捆綁在一起的。

“燕兒,糧食都收來了,光麥子就怕有兩萬多斤,聽說還有村子沒到,你……”說起做生意賺錢的事,季老爺子立刻把剛才的事拋腦後了,更加憂心地看著季青燕。

“爺爺放心,別說我敢收就一定能賣掉,就算賣不掉,我也壓得起。”季青燕連忙說道,但並不想現在就詳細說出來。

雖然心裏已經有數,但這張藍圖還不適合立刻展示在大家麵前。

“知道你能幹,可你如今擔著的不是一家人的吃喝,而是一村子人想賺錢的希望,爺爺不怕你走坎坷路,就怕你吃力不討好。”

“知道了爺爺,雖然我們一家就能收上萬斤糧食,但這筆買賣卻不是我們一家能做得下的,找村裏人一起做,除了給大家一個便宜賺頭,也是需要大家合力相幫。”

“您看,現在收糧的事不是根本沒讓我和雲林哥操心嗎,若是咱們一家來做,怕不得累死累活了,請夥計是要花成本的。”

季青燕要安撫爺爺,就隻有把合夥的事情解釋清楚,她知道爺爺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合夥生意不好做,你賺了是應該的,你要虧了大家肯定不依。

這才是吃力不討好。但她需要人手去操作,她需要跳出消耗時間精力的過程,才能專心去做市場。

天天帶回了林大爺的話,盡管收糧,和天下吃得下。

另外為了不讓同行詬病,由和天下與桃花坳合作開糧行,就在長梅鎮衙門辦手續,鋪子隨便找一家,重點是準備大糧倉。

招牌就用“和天下糧行”,五五合股,桃花坳負責收糧、運輸到長梅鎮,賣糧、做吃食消化則由和天下負責。

這麼做既解決了桃花坳轉手薄利的問題、也解決了季青燕要將糧食轉換為吃糧的麻煩,雖然大大壓縮了和天下的利潤空間,但卻節省了其大量人手需求和精力的問題。

作為桃花坳方麵則最不缺的就是人手,卻壓了大量成本錢下。而和天下除了鋪子和賣貨人手,根本沒有投入什麼成本。

但對於互有欠缺的雙方來說,卻是個合作共盈的局麵。而於季青燕自己,也更方便操作,一邊是自己村子、一邊是自己鋪子。

這是目前來說最好的發展藍圖,但不能說,因為和天下的人還沒有到。

按照計劃,和天下派來的管事明天上午就該到了,以收糧為由進村,找到機會和他們洽談收糧的事,然後由季青燕和雲林閉門探討合作方案。

當然結果是順利的,然後找來村長和耆老細化合作方案,剩下的,就由村裏負責收糧、送糧,她和雲林哥談情說愛數錢錢,這就是她的美好人生。

聽了她一翻解釋,季老爺子也知道收糧食不比各家曬幹貨,確實需要不少人手做事,就算把雲、季兩家人合起來也會很忙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