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坡也是果花滿村、清香淡淡地在風中流動。
他們是吃了早飯出發的,讀書郎們今天都在村塾飯堂吃飯,他們難得出來走趟親戚。
雲霞正在籬笆院子裏洗衣裳,張四郎挑著一擔水剛回來,小姐弟在院子裏照看弟弟,看見他們來頓時歡喜地喊了起來。
同來的還有雲婉小倆口帶著孩子,季青花也帶著妹妹來了。
馬車在院子外麵停下,張家頓時就熱鬧起來,尤其雲霞拉著季青燕的手又抱著燁兒和爍兒親了親。
大家打著招呼,說著京城之事,張四郎又匆匆趕去村口買肉。
結果雲揚從馬車上拖出一隻筐來,裏麵有烤鴨、熏羊腿,還有早上從河裏撈的魚。
這樣再買些肉,摘些青菜就能擺兩桌了。
聽說雲林他們過來了,李老村長也領著兩個耆老趕過來打招呼。
一翻敘談,對雲家很是感激,如今李樹坡的生活也是越來越好了,自家種黃豆的人也多了,節省成本更有賺頭。
也有一些村鄰聞聲而來,都在院子裏說笑著,對雲家人比原來友善更多。
不,自從村裏孩子去村塾上學之後,大家對雲家人就感激不已。
桃花坳是在雲家二嫂的帶動下做起生意來的,他們李樹坡自然也跟著沾光了。桃花坳致富了才建了村塾,他們村才有機會跟著沾光了。
說到底都是雲家人的功勞,看見他們就是看見大恩人。
季青燕嫌這種聊天太累,就進廚房幫大姐做飯,將兩個孩子交給雲林帶著。雲婉也將兒子往王平和手中一塞,跑進了廚房。
隻有大嫂被推出了廚房,幾姐妹就手腳利索地準備中飯,季青燕也將要帶雲霞一家進京的事說了出來。
“啥?”雲霞正揉著麵頓時愣住,半天沒有反應過來。
“哈哈,我就說姐姐肯定會嚇到。”雲婉在一旁直笑,“我當時也嚇一跳,不過還好,我反正跟哥哥嫂嫂走。”
“你就沒離開過他們,自然想得開。我這嫁進張家這麼多年了,突然說要去京城,我都以為在做夢,要走也沒那麼容易呀。”
雲霞沒好氣地嗔了妹妹一眼,解釋著。
季青燕明白這種心情,如果當初她不是被迫穿越,要她跑到這個世界來,也會千難萬難的。
而如今,大姐嫁入張家早已有一家一當,有自己熟悉且固定的生活,讓他們回娘家小住自然沒問題。
可現在是遠離這個熟悉的家,去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光是想想就覺得適應不了,會有各種難題、各種憂慮心情的。
簡單說就是,離開是一種不安。離開熟悉的環境,去到陌生的未知生活裏,不是經常出門跑慣的人,是很難適應的。
不然為何要分出家鄉之說?若沒有區分不是在哪兒都是家鄉嗎。
也有人要葉落歸根,就是不管年輕時跑多遠,都想最終回到自己熟悉的出生之地,找回自己曾經拋在腦後的回憶。
他們這一代都將桃花坳當作家鄉,可在雲重華那一代卻是將京城當成家鄉的。當初回到祖祠才會那麼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