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曲終人散(2 / 2)

出殯前一晚上要“叫唁”,所有的親人每人拿一支“戳喪棒”,是用一根尺把長的楊木枝貼上白的麻紙幡,按輩分親疏排列,一個一個鞠躬彎腰拉著前麵一個的孝衫。

先是兒子去廟裏祭祀:告知各位神仙今夜將為親人“叫唁”,敬過香燭,然後是陰陽先生看好一個時辰,一通“二踢腳”響過,“叫唁”的部隊就出了,出的方位和行程都是陰陽先生事先布置好的。

前麵是“鼓匠班”領頭,敲敲打打吹吹,後麵是孝子賢孫們的隊伍哭聲震,一路上不停地撒出五穀和紙錢,有幾個點要燒幾堆篝火,燒一些紙錢,“鼓匠班”賣力地吹打,親人們大聲地嚎哭。

到了那座古老的寺廟,是廟,其實已經敗爛不堪了,廟裏也沒有神像,隻是一堆破牆斷壁而已。“破四舊”時廟已被拆除,神像被推倒,具體供奉的是哪一尊神大夥都不清楚,但據有一個娘娘廟和一個關公廟,鐵蛋兒大時候見過幾個畫著五彩的神像的。

因為鐵蛋兒的姑媽不好養活孩子,一口氣夭折了個,一次她曾經帶鐵蛋兒大到娘娘廟求子,用一個蒸好的麵娃娃換一個自己的娃娃,但卻未能如願。

姑媽的婆婆是當時很出名的大仙,她告訴媳婦要抱養一個別人的孩子方可有自己的孩子。媳婦不以為然把希望寄托在娘娘廟的送子娘娘身上,但換了幾次都沒能成功。於是不得不聽從婆婆的教導:抱了牧區一個蒙古人的孩子來養。

解放前,鐵蛋兒姑媽的婆婆人稱“花大仙”,她有很大的神通,治病救人那是一絕。

一次,鐵蛋兒爺爺上山采藥材,不心摔下懸崖,找到時已氣息奄奄,“花大仙”開始準備喝茶上仙,先敬三炷香,祈求大仙顯靈。哈欠打了十幾個,寒戰打了幾十個,終於,口音一變大仙上身了。隻見她眯著眼要去陰朝地府看看鐵蛋兒爺爺的陽壽到限沒有。一會兒工夫,大仙睜開眼睛陽壽沒到還有得救。

摔下山的原因是鐵蛋兒爺爺衝撞了一窩山上修行的狐精,他踏了人家的家門,還在人家的房子上亂挖亂采。被人家推下山的。好在他陽壽未到狐精也沒想害人,才得以保住性命。

“花大仙”從嘴裏拿出一根根銀針,幫鐵蛋兒爺爺紮在腦袋上,用米酒點燃的火花全身清洗過,然後寫了一張符燒成灰給鐵蛋兒爺爺用酒喝下。一個時辰後,“花大仙”把銀針取下放入口中收回。告訴鐵蛋兒家人:無妨了。大仙打一激靈仙家退去。再看老太太已是一身汗水、疲憊不堪了。

不幾,鐵蛋兒爺爺已經恢複了精氣神,為了報答救命之恩,於是把閨女許配給了“花大仙”的兒子做了媳婦。

可惜媳婦嫁過來之後,一連生了個孩子都半路夭折未能養大,“花大仙”也已進入遲暮之年,神通明顯不如從前,隻告訴媳婦抱養一個孩子來積善積德,增加自己子嗣的延續。老人家在去世前,有人曾經看到一隻大如籮筐的刺蝟蜷伏在她家的東牆上。後來人們都老人家頂的是刺蝟大仙。

大班人馬到了古廟遺址處,三叩九拜。祈求神靈庇護老爺子的子子孫孫,保佑老爺子早日托生。

行進完既定路線一圈後,孝子賢孫們瘋焉似的往家跑,每個人搶一個大家敬供的大饃饃,叫“搶富貴”。據誰搶到的最大最好的,未來的日子就最有福氣,意思是搶到了先祖留下來的福分。

等東家把各位親朋好友安排吃過宵夜後,親人們要在一個合適的時辰開棺見親人最後一麵,放一枚銀錢到故去的人口中,叫“口含錢”;寬大的衣袖裏放入很多不同形狀的烙餅叫做“打狗餅”,為的是在去往閻王爺那報道時,可以有所表示,路上不被狗仔子們欺負。

然後是合棺釘卯,釘是木釘,棺材和陪葬都不允許有一絲一毫的鐵器。一邊釘一邊喊,“躲釘咯,躲釘咯。”

早在人故去之時,已經派了幾個人打墓了,挖好一個按標準規格方方正正的墓穴,第9的淩晨,按照陰陽先生算計好的時辰起陵,“鼓匠班”領路,長孫扛著引魂幡,八人抬棺,後麵跟著長長的送葬隊伍,途中沒有停歇,按時辰下葬,長孫摔破9一直用來燒紙錢的孝盆,長子填第一鍬土,然後親人們都動手填土讓老人家入土為安了。

鐵蛋兒爺爺這一生這場戲便告一段落,曲終人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