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四、運籌帷幄
晚上在一五星級酒店碰頭,幾位老總把李助理和永城的市容和自然環境大大地誇讚了一番。
“是的,我博士畢業,是有幾個地方可供選擇的:北-京、廣-州、重-慶。但是,我後來還是選擇回來,一者是我媳婦兒喜歡這裏,再者我也真是舍不得這裏。永城的自然環境還未被開、破壞。永城人祥和、不排外,市民素質相對較高,市政建設都是非常不錯的。你們走到永城的大街巷,你都很難現街道上有垃圾,就是連落葉都很少見,這主要得益於環衛工人的維持,但是也看得出永城人民不隨手亂扔垃圾的好習慣。並且,這裏的生活節奏慢,大家都在不慌不忙地生活、工作,這也符合中醫思想。”顧海平回應大家對永城的好感。
“顧博來永城有多少年了?”趙總問。
“十年了。考碩士時候,我也是想去廣東達地區的,所以報考的是暨南大學,後來被調劑到這裏,倒是成了我離不開的地方。越來越喜歡這裏的自然氣候和人文環境。”顧海平淺笑而言。
“是的,我們忙忙碌碌大半生過去了,想一想也是要找一個相對安逸、自然氣候和環境好的地方來安度晚年了。”趙總笑道。
“哈哈哈!你們還都年富力強,哪裏就要安度晚年了?不過現在考慮到那就是未雨綢繆了。”顧海平笑道。
“永城確實是時地利人和都有了。是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要是能在這裏開辟我們的養生園,我覺得還是不錯的選擇。”郎總道。
“永城的文化氛圍和底蘊不夠這是它的欠缺,但是文化這東西,我覺著吧,它不僅僅是表麵上看得見的東西,其實融入人們骨子裏、表現在日常行為中的教養,我認為才是真正的文化底蘊。這些年,我也是到過幾個城市,山東我去帶過一段時間,孔孟之鄉,應該是禮儀之邦,但我沒覺得他們有多少融入老百姓的德性傳承中;河南,河南是中原文化、漢文化的源地和聚集地,然而,大家也耳聞目睹了河南人對中原文化的繼承和揚的狀況,不談也罷;北-京,那是我們祖國的心髒,政治文化中心,倒是能感覺到中華文化的氛圍很濃,但生存環境我覺得不是我想要的;重-慶,我在那裏呆了整整一年,它有它的特點或者是特色,但川人的慵懶不適時宜,這樣的民風是多少有些頹廢的;廣-州,經濟飛展之後,人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都隨之生了變化,好像除了物質財富再沒有人生其他的追求,人們每都在拚命地為了積累財富而奔波,根本沒有時間和心情停下腳步來想一想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究竟是幹什麼來了?現在不是有一句話是:放慢腳步,讓我們的靈魂跟上來嗎?這就是很多大城市、達地區的寫照,人們都成了沒有靈魂、驅逐財富的空殼。當然,大家是親身經曆了很多事情的,我這點淺顯的認識或許是有所偏頗的,但有一點是:這些都不是我所推崇和接受的。”顧海平一大堆的話。
“顧博的見解很是獨到,我倒是也想過一些這方麵的事情,覺得我們的文化傳承和人文環境要是能結合起來可能會更好,那麼,這樣各地的人文基礎就要甄別了,顧博點到的這幾個地方,我也有些了解,尤其廣東這一塊,我們大家都是十分熟悉的,也正如顧博所言:大家好像真的是除了賺錢,似乎就沒有了其他想法和事情。大到公司老總,到公司普通職員,每都在團團轉,連吃喝拉撒這樣的事情都沒有時間好好對付,所有的事情都在敷衍和湊活著過,你誰有時間和精力想一想自己的人生?根本沒有時間和心情來管理自己的生活,每除了工作、加班就是能好好睡一覺,這些不是對人性的蹂躪和毀滅嗎?富士康自殺的員工,誰敢不是這樣極度地人性蹉跎之下的犧牲品?”季總頗有同感。
“或許很多人也在想:等我們掙夠了錢就要如何如何,但是錢什麼時候是個夠啊?能像各位把目光從商業戰場移出來,放眼傳統文化真是難得哦!”顧海平伸伸大拇指。
“我們賺錢是為了什麼,似乎沒有人想過,也顧不上想。像我們這代人是窮怕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荷包填滿再。等荷包填滿了,才現人生很空虛,思想和深層的情感好像成了飄在空中的雲彩,無著無落,我們幾個起來可能會被您笑話,就是那些吃飽了撐得有些情懷的家夥。於是,幾個人就商議還是往文化上靠一靠,也算是給空虛的靈魂找到回家的路。”季總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