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別放棄生命
生命是人生的前提和基礎,沒有生命的存在,什麼都無從談及。所以,世間最寶貴的是什麼?我們認為,是生命。
曾有一位對生活前途感到絕望的少女,來到一處懸崖,她神態木然地向上攀登,直到站在可以舉身投崖的邊緣。就在這時,不知怎地,她的耳際,伴著山崖之上的高空怒風,響起中學時代她曾為之傾倒的一句格言:自滅於山崖者,實為自貶生命之巍峨!
生命是美好的,青春年華更是五彩的生命之花。當年輕的生命遭受到肆意的褻瀆與踐踏,花朵將會枯萎,即使還能僥幸存活,也無法在春天的陽光裏繼續怒放。
據統計,目前全世界吸毒人口中,有超過70%的吸毒者是青少年。許多青少年隻因遇到了一些不順心的事情,或者受人誘惑,就選擇吸毒,以此逃避煩惱,“享受人生”。有不少人因過早吸毒消耗了生命。一些吸毒青少年自殺時留下遺書,把自己的生命化作警告後人的文字。這裏是一個隻有17歲的吸毒少年為自己寫的墓誌銘:
“夢兒——就這樣——破了!碎了!遠離而逝。
獨留我,在空淒的曠野,伴無際黑暗。
任寒風吹得,四處飄零。
生命之燭已隨風飄搖。
火熄滅後,最後一絲濁煙散去肆意飄飛。
是否,也將帶走眼底永久的悲傷?
我不知,不知!
不知最後將歸宿何方……”
人生的道路上,麵臨考驗,遭遇挫折,在所難免,吸毒並不能解決問題,它隻會損害身體健康,使人意誌消沉。因此,我們中學生應該遠離毒品,珍視生命。無論如何,任何人都沒有權利以任何理由放棄自己的生命。
例1美國波特蘭一名男子巴騰霍福,因無法擺脫毒癮而選擇輕生。在他從一座橋上跳下結束生命的時候,一群乘船的婦女剛好經過那裏,及時地將他救起。令巴騰霍福震撼的是,這群婦女都是晚期癌症患者,她們有的已經60多歲,有的剛剛30出頭,盡管她們的生命已相當脆弱,但仍然與病魔進行著殊死的搏鬥。這種對生命的執著和渴望令巴騰霍福自愧不已,和她們相比,他認為自己實在沒有輕生的理由。
例2一位癌症晚期患者,醫院給他下了病危通知書,認為沒有希望了,但他的母親始終不肯放棄,哪怕隻有萬分之一的希望,哪怕隻能延長一天的生命。他也經受了各種各樣的折磨,因為治療,皮膚都被烤焦了,他經曆了生與死的考驗,創造了奇跡。他的樂觀,他的堅強,還有他母親的樂觀、堅強支撐他創造了奇跡。他是生命的強者!
感謝生命,讓我擁有健全的身體與理智的頭腦,使我不用在痛楚絕望中發出“假如我有三天光明”的感慨,也不用在病床抑或輪椅上磨過漫漫人生;感謝生命,為我創造了廣闊的生存天地,清新的空氣,明媚的陽光……使我能夠在柔美寬廣的大自然懷抱中盡情休閑與享受;感謝生命,讓我擁有了夢幻的能力,使我能夠在盡善盡美的意境中自由馳騁,恣意揮灑:感謝生命,讓我擁有了高尚的真情,使我褪棄了植物的無知與動物的本能而懂得了何為愛恨,何為哀樂……
我們活著不是為自己一個人,還要為我們的親人,我們愛的人以及愛我們的人而活著。每個人降臨到這個世界上時是那麼脆弱,皮膚彈指可破,小胳膊軟軟耷耷,父母含辛茹苦地養育我們,我們的生命沉澱了父母無盡的愛。我們在這個世間生存,與許多相識或不相識的人互相依靠,彼此攙扶,享受著來自社會大家庭的溫暖。生命對於我們每個人都僅有一次,是短暫而易碎的,我們應該珍惜它。自殺者自私,他們糟蹋了父母的愛;堅強者勇敢,他們創造著生命的奇跡。正像與死神對視,用生命寫下感人至深的科普童話《小螞蟻點點》的戰誌剛所說:“每天清晨我從夢中醒來,看到陽光透過窗簾照射進來,我就會感覺到自己好幸福。因為我清醒地活著,生命真好!我無法預測自己的明天,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倒下去,但是我想,隻要能認真地做好今天的每一件事情,就足夠了……”
我們不僅生活在社會裏,還生活在自然之中、宇宙之中。我們的生命來之不易,世間任何人、任何動物和任何植物的生命也同樣僅有一次,值得珍愛與尊重。因此,珍愛生命不僅是能夠尊重自我,還是能夠善待他人,善待動物,敬畏自然,保護所有的生命。
2002年2月23日下午1點10分,在北京動物園的熊山,人們像往常一樣將手中的食品投喂給正在乞食的熊。突然,兩隻黑熊口吐白沫,倒在地上,來回翻滾,口中發出“嗷嗷”的慘叫。同時,水泥地上冒起一股股白煙。受傷黑熊經臨時診斷,發現是有人將酸液潑到了兩隻熊的四肢上,其中一隻黑熊嘴角滴著白色的唾液,兩隻前爪不停揉搓緊閉的雙眼,發出痛苦的呻吟。除了舌麵整個被灼傷,黏膜脫落,口腔及上齶被燒以外,食道也被燒毀。已經無法進食。
法國學者施韋澤提出了“敬畏生命”的全新的倫理價值觀,他指出,當一個人把植物和動物的生命看得與他的生命同樣重要的時候,他才是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