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才參加工作沒多久,經濟還沒完全獨立,還沒來得及孝敬父母,一覺醒來,就莫名其妙的重生到了一個嬰兒身上,想到再也沒機會見到前生的父母,不由得眼淚就湧了出來,卻惹得那婦人一陣手忙腳亂。……….
方雲吃飽喝足了,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如今成了一個嬰兒,這稚弱的身體限製了他那顆好奇的心,因為太小了,身體根本沒多少力氣,骨骼也不夠硬,不能站起來,隻能躺著,他隻能從周圍去分析他所處的環境,明顯的主體由木頭構成的房子,木房梁,糊著紙的木製窗戶,木板床,一切的一切,都顯示著這裏並不是現代,他發覺這裏應該像是電視劇裏的古代的樣子。
古代?
古代好啊!古代的人沒有現代的人多,地方空啊!而且古代的人應該沒有現代人這麼喜歡勾心鬥角,為了一點點利益就舍掉許多,一味的追求財富,古代的環境應該比現代好很多,沒有工業汙染,亂砍亂伐。
更重要的,根據方雲從小說中得出的結論,那就是這個世界有可能有古武或者修仙哦!成仙成佛,方雲想到這兒,心情立即亢奮起來,幻想哪一天撿到絕世秘籍修煉成仙,長生不老,打遍天下無敵手,不禁手舞足蹈,眼睛裏滿是星星。
折騰了大半天,方雲感到有些困了,眼皮直打架,“哎,這幅身體還是太小了,才醒了這麼一會,就要撐不住了”。方雲碎碎念到,不得不停止天馬行空,沉入香甜的睡眠中,與周公下棋去了。。。。。。。。。
轉眼三年過去了,正值烈日當空,方雲這時坐在村口的老槐樹下,靠著樹幹,愜意的享受著樹蔭下的陣陣陰涼,,村口的這顆老槐樹很大,二三個大人才能合抱住,長的枝葉繁茂,興興向榮,難得的撐出了一大片樹蔭,村裏的的人忙裏偷閑都喜歡在這聚一聚,聊聊天,拉拉家常,圍著樹幹的是幾張由石板拚湊的簡易的石桌,石椅。當然了,這裏也成為了村裏小孩子們的大本營,方雲雖然有著二十多年得生活經曆,卻也不得不合群,不然他可要無聊死了。
經過三年的探知,方雲對這個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
大商,騰雲行省北部,劉家村,就是他所處地方的具體方位,隻這一點,就讓方雲確認這是一個不同的世界了。
當然了,方雲投生的這家也就姓劉了,這個村子基本都是劉姓,劉家村這名,也是這樣來的,相傳很久以前這地方是荒無人煙的,劉家的先祖逃難到了這兒,見此地土地肥沃,又靠近大山,想來生活不難,於是就在此地安家落戶,繁衍生息。
十幾代人過去了,當年的劉家先祖早已化作一捧黃土,劉家也在此地開枝散葉,慢慢發展成了擁有上百戶人家,幾百號人的不大不小的村落。
這顆老槐樹據說還是那劉家先祖親手種下的,歲月流逝,昔人已去,獨留它在這裏風吹雨打,默默生長,承載了是幾代人的歡樂憂愁,成了劉家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方雲,哦不,現在應該叫做劉小三兒,他是老劉家的第三個兒子,因為才三歲,還沒有取名兒,因而在家裏就隻能喚作小三兒,畢竟這裏隻是一個靠天,靠地,靠山吃飯的小村子,人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為生活奔波,這個類似於中國古代的地方想也知道生產力不是很高了,人們在地裏勞作一年的收成也不夠一家人的開銷,幸虧劉家先祖想得好,靠山吃山嘛,村裏人經常組織進山打獵,采藥,將獲得的山物拿到附近的城鎮換的日用品,倒也能混個溫飽,餓不死人,生活有些清苦,隻過年過節才有機會沾到到一點葷腥。
小三兒這幾年倒是沒受什麼罪,畢竟還是小孩子,在家裏又是最小的,總是有些被父母寵愛,兩個哥哥也有十多歲了,早過了不懂事的年紀了,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在家裏早早的就開始下田幹活,跟著眾人進山打獵。
村裏沒有幾個認識字的,生活都過得很艱辛,讀書這種事就顯得有些遙遠了,基本都大字不識幾個,村裏倒是有一個真正讀過書的,叫劉遠誌,也是一介秀才,不過有些迂腐,屬於讀死書的一類人,一大把年紀了,據說考了一輩子,考到五六十歲了,頭發都白了,依舊隻是個秀才,次次名落孫山,榜上無名,如今早死了考取功名的心思,一來是考了這麼多年老是考不中,心灰意冷了,二來畢竟年紀大了,不適合出遠門了,於是就老老實實的呆在了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