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教堂
前幾年,夏朗德有一群孩子在玩捉迷藏遊戲時,在佩裏隆家所在地區的一幢老房子下麵發現過一條地道。孩子們非常好奇,他們偷偷溜進地道中,借著手電筒的亮光,沒走多久就發現遠處有一個帶3個跨度的拱頂大廳,裏麵還有一個石頭祭台。有人猜測,它很可能是一座地下教堂。那麼,把教堂修到地下是什麼目的呢?
有人認為是出於一種宗教虔誠,是想表明不但在地上,而且在地下人們都供奉上帝;有的人認為小教堂也許是一種標誌,很可能是指明財寶藏於何處的標誌。遺憾的是,從這個被認為是地下小教堂大廳伸延出去的地道已經有1/3地方被塌下來的上所填滿。所以,盡管人們眾說紛紜,但再也無法考證。
斷了的線索
據那幢房子主人的一個孫子說,他小時候曾跟著父親在這條沒完沒了的地道中走了一二公裏,直到夏朗德河邊附近時才發觀地道早已被填塞。他父親經過仔細觀察後認為,過去有一些人也曾進入過這個地道,他們很可能發現了一筆財寶,但在挖掘時,由於誤觸了機關而使地道塌方,結果人財兩空。許多人都相信這一看法,也有好奇的人慕名來此,想進入地道看看到底是什麼機關。但遺憾的是,這塊地方的主人拒絕讓任何人進入,這就使進一步的探索無法進行。
當地人還說,有一條從一個穀倉底下開始的地道可通到聖索弗爾修道院及其四周附屬的8座教堂。這條地道在朝這座房子方向另有一條支道可通往一座地下小教堂,從那裏又可以繼續通往巴羅尼埃村附近的一個山洞。在這個山洞裏還有一個進口,可直達一座地下大教堂,在大小教堂底下還有一些地道通往不知名的地方,也許那筆巨大的藏寶就埋藏在此處。
總之,在夏朗德這座古城,不僅布滿著迷宮一般的地下網道和大小教堂,而且還埋藏著中古時代流傳下來的一筆難以估價的珍寶。幾百年來,它令一代代尋寶者遐想聯翩,但至今仍沒有人能夠找到。
二、古墓寶藏之謎
1.新婚之夜暴死的匈奴王的寶藏
在歐亞大陸北部廣袤的草原上生活著一個遊牧民族——匈奴人。他們自公元370年侵入歐洲東南部,在70餘年間以旋風般的速度劫掠了幾乎整個歐洲,並建立起一個龐大的軍事政權。
匈奴帝國
4世紀中葉,原在中亞大草原一帶出沒的匈奴人在伏爾加河外出現,首先征服伏爾加河和頓河之間的阿蘭人,然後大舉向東哥特人領地進攻,推翻了東哥特人在頓河和德涅斯河之間建立的帝國。約376年,他們擊敗居住在現羅馬尼亞一帶的哥特人,到達羅馬帝國的多瑙河邊界,由此拉開了中古歐洲史上持續了200多年的民族大遷徒的序幕。
匈奴人似乎個個是天生的騎兵,他們常年像膠粘在馬背上一樣,酷愛騎馬打仗。匈奴人的騎戰具有高度的機動靈活性,經常像旋風般吹來,轉眼就席卷而去。凡是被他們的鐵蹄踐踏過的地方,必定留下一片廢墟,大量人口被殺,財物被劫奪一空。匈奴人到來之前,東哥特人從未和騎兵交過戰,也沒見過如此迅猛的攻勢。在匈奴騎兵排山倒海的打擊下,東哥特人落花流水般地向西逃竄直至多瑙河邊。為了尋找新的生存空間,這些逃亡者又沿途打擊西哥特人的部落,把他們連根拔起,驅趕到更向西的地方。很快,在西哥特人逃竄的路線上,汪達爾人、法蘭克人、勃艮第人、盎格魯撒克遜人,像滾動的雪球,接連不斷地向西湧去。匈奴人的進攻幾乎把所有的日耳曼部落都給驅動起來。
匈奴人在給予歐洲第一次沉重打擊之後,便停留在多瑙河沿岸一帶,以匈牙利平原為中心,在中歐地區建立了一個匈奴帝國。入侵歐洲的匈奴王是阿提拉,他是匈奴最偉大的統治者。阿提拉時期的匈奴帝國是匈奴征服史上最輝煌的篇章。
至高的統治者
公元432年,各匈奴部族的領導權集中在魯奧的手裏,公元434年,魯奧死後,他的侄子阿提拉擊敗了其長子布萊達,繼任匈奴最高統治者。據曆史記載,阿提拉雖表麵粗野,而內心卻被多年的外交、政治和軍事角逐磨煉得十分細膩。阿提拉為人狡詐,野心勃勃,其殘暴凶狠程度使整個歐洲都在他麵前發抖。他的兵鋒殺到哪裏,哪裏就意味血流成河。歐洲人稱他為“皇帝的鞭子”,把他看成是專門來懲罰人類的煞星。
公元441年,阿提拉對巴爾幹半島東部實施了一係列致命的打擊。匈奴人摧毀了多瑙河畔的許多城市。數年之後,當羅馬使者經過此地時,仍可見岸邊累累白骨,城內屍臭熏天。此後,高盧地區許多城市都未能免遭厄運。他們侵占了多消河地區之後,於公元442年被著名的東羅馬將軍阿斯帕爾阻擋在色雷斯一帶。